玉商玉工歸 園區煥新生-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8/08 09:19:54
來源:廣西日報

玉商玉工歸 園區煥新生

字體:

原標題:玉商玉工歸 園區煥新生

  玉商企業廣西格林智能電器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工人正在製作熱水壺。

  7月28日,天朗氣清。蜿蜒的九洲江環抱博白縣文地産業園,一棟棟廠房整齊排列,生産企業忙得熱火朝天,處處煥發勃勃生機。眼前的場景,讓人難以想象以往産業園沉寂時的情景。

  “你聽,機器的轟鳴是文地産業園復蘇的心跳。”記者跟隨文地鎮常務副鎮長蔡文廈的腳步行走園區,可以聽出他言語中的欣喜。

  地處粵桂兩省區三縣市交界的文地鎮,是博白縣最早通火車的鄉鎮,交通便利、商貿發達。

  但文地産業園的發展路徑,可謂曲折:該園區始建於2003年,建園初期就吸引了25家企業入園。然而,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園區內高能耗企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壯士斷腕。蔡文廈回憶,2017年,當地全面排查,勒令關停20余家高能耗企業。整改後,園區內正常生産營業的工業企業僅剩5家。

  園區何去何從?答案藏在玉商玉工回歸的布局中。

  2023年以來,博白縣把推動玉商玉工回歸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以“強機制、優服務、聚資源、促轉型”為核心,全力構建“産業回歸、人才回流、民生提質”的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博白縣共吸引玉商項目131個,總投資達115.24億元,開工落地項目123個,累計完成投資26.45億元,帶動玉工回歸18114人。

  博白縣工業集中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小博介紹,該縣成立玉商回歸産業園博白分園,將城南工業園與文地産業園納入管轄範圍。在文地産業園,計劃投資20億元完善配套設施,整合電子産品加工、機械製造、小家電等産業,壯大主導産業規模。

  江澤宇是較早入駐園區的玉商。在廣西格林智能電器有限公司內,一排排、一層層熱水壺像蜂巢般緊密堆疊。江澤宇正忙着安排1.6萬個熱水壺發往越南。

  “公司可年産熱水壺1000萬個,現在海外市場已拓展至72個國家。”江澤宇介紹,他老家與文地鎮僅一江之隔,幾經搬遷廠址後,現在決定扎根文地。

  江澤宇的考量實在:文地鎮交通便利,水電資源豐富。更重要的是,當地全周期、全過程的政務服務,讓他感到貼心。

  “政府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協調租下閒置廠房,動員村民就近就業……”談及落地後政府提供的服務,他滿是欣慰,“我們有信心在文地做大做強。”

  早前,關停的企業廠房閒置,在園區各個角落。當地全面摸排盤活近2萬平方米閒置土地,以玉商玉工回歸為契機,讓一座座老舊廠房迎來了新主人,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和産業集聚發展。

  在玉商企業廣西灃泰紡織服裝實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240&&腦織機不停地運轉,一間間曾閒置的廠房,如今已成為這家現代服飾生産企業的生産車間。該公司目前已實現一期投産。項目全部建成後,年産值預計超3億元,帶動1200人就近就業。

  “企業剛落地,鎮、村幹部就組織一批志願者上門打掃廠區,讓企業可以拎包入駐。”公司總經理徐代軍説,“有什麼問題,在微信群上説一聲,馬上有人上門對接。”

  對於入駐園區企業,博白縣成立博白縣園區企業政務服務工作專班,推行涵蓋項目全周期的無償代辦服務,從政策支持、招聘對接、勞務協作等方面為入園企業提供有力支持。

  當地以真摯的情感、優質的營商環境,向玉商展現誠意。博白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玉商回歸專班辦公室主任劉凱介紹,該縣健全“一把手”招商服務聯絡機制,形成縣、鎮、村三級書記抓玉商玉工回歸“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對玉商企業家約必見、問必答。此外,該縣政務服務中心率先推出“周六不打烊”機制,破解企業和群眾“上班沒空辦、下班無處辦”的難題。

  玉商回歸企業重新喚醒老園區。蔡文廈介紹,園區已吸納多個先進小家電製造龍頭企業入駐,將打造成一個先進智能小家電示範基地。目前,園區吸引12家玉商企業入駐,計劃總投資額達11.58億元,其中11個項目已竣工投産。

  玉商玉工回歸成博白縣經濟發展新動能。上半年,該縣GDP同比增長8.5%,比預期高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9%,比預期高13.4個百分點。(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張鈺斌 通訊員 唐 靜 謝菲瑩 文/圖)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