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憑祥市聚焦鄉村振興目標,以自治區“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為契機,通過“規劃引領、産業聯動、産學融合”三大路徑,將高校的人才智力、專業技術、規劃能力與地方的資源稟賦、政策優勢、産業基礎深度融合,通過創新校地合作形式,為邊疆和美宜居鄉村建設注入新活力,不斷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近日,一場文化下鄉演出活動在憑祥鎮柳班村班夫人文化公園展開。來自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的同學們通過情景演繹、有獎問答等方式,向村民們普及防溺水知識,並通過節目表演展示了壯民族文化的魅力。
這是廣西民族師範學院派出的文化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與村民開展的一場文化共建活動。通過文化搭&,傳承發揚民族傳統文化,進一步豐富廣大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憑祥鎮南山村新那屯是校地文化共建的選址點,民師院依託當地豐富的農耕文化,佐以“三微”景觀及臨河棧道改造,將孝道文化、農耕文化與當地生態捆綁布局、融合規劃,根據當地特有的文化以及當地民族文化元素進行拆分重構,將其融入到村民的生活環境中。
今年暑期,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選派“駐點規劃師”6個團隊共33人進駐憑祥,全面開展憑祥市24個村屯的規劃設計工作,通過深挖民俗文化與村民實際需求雙軌並行,創新運用“輕介入、微改造”設計理念,為每個村屯定制“小投入、高效益”的整治方案。
2023年以來,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駐點規劃師”團隊六批次129人入駐憑祥,對50多個村屯開展規劃設計工作,完成含近千張設計效果圖的50個建設規劃方案,有力助推了憑祥市鄉村振興“五條示範帶”建設。
同時,校地雙方聚焦“産業振興”,探索“地方搭橋、企業投資、高校賦能”的校地企三方聯動模式,推動産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升級,致力打造邊境産業轉型“新樣板”。
在憑祥市上石鎮上石社區,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的巫桂芬博士帶領團隊正在指導群眾開展食用菌技術指導。巫桂芬博士帶領團隊多次到社區指導食用菌種植項目選址以及種植技術培訓,目前該基地建成9000平方米,已完成第一期新種赤松茸3000多平方米。基地二期6000多平方米擬種植黃金菇、赤松茸。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還多次組織學生到憑祥跨境電商直播基地開展研學活動,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院與憑祥就電商培訓、畢業生就業等方面進行探討
以開發建設軍旅文化為基點的憑祥鎮全村連城屯,在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專家的指導下,樹立“以史為本、以古襯史、以民襯史”的總體思路,通過“人民環境提升+歷史文化傳承+觀光游覽體驗”建設,打造軍旅文化連城屯。
2024年,憑祥與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的校地合作被列入全區“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試點。當前,校地雙方圍繞憑祥市獨特的口岸區位優勢,就推動優勢特色産業集聚發展、跨境電商沿邊資源優勢、跨境貿易便利化、持續探索學校融入鄉村振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憑祥市委常委、副市長(挂職)、廣西駐村工作隊憑祥市工作隊隊長劉德崇介紹,下一步,憑祥市與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將以共建合作平台為核心抓手,深化“攜手共建、協同發展”的長效合作機制。(黃冠華 黃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