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咔嗒咔嗒”的織機聲在廣西靖西市的織坊裏響起,繡娘黃莉萱手中的梭子在織機上翻飛穿梭,留下一道彩色軌跡。“我按圖調整經線密度,讓後續的緯線能精準嵌入,織出立體感。”黃莉萱説,由她設計的融入時尚元素的壯錦很受市場歡迎。
壯錦是承載壯族文化記憶的“活化石”。“90後”靖西繡娘黃莉萱參加百色市婦聯組織開展的“非遺傳承聚新力 指尖技藝助振興”活動,通過學習技藝,在邊境開起壯錦店,在家門口創業增收。
百色市婦聯以實施思想鑄邊、創業富邊、家教興邊、法治安邊、關愛暖邊、組織固邊六項行動為抓手,打造“國門黨建帶婦建”品牌,推動黨建婦建深度融合,為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力量。
“我們聯合跨境合作産業園、龍頭企業、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在邊境地區開展非遺技藝、電商直播、種養等技能培訓和創業指導活動,拓寬婦女創業就業渠道。”百色市婦聯主席黃玉勉介紹,該市打造“邊關繡娘”“邊關巾幗民宿”等品牌,帶動一批婦女在家門口靈活就業。
百色市婦聯依託國門黨校、邊防哨所、邊境界碑等紅色教育資源,組織“桂姐姐”宣講隊開展宣講,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並舉辦“最美家庭”故事宣講、“家風家教”講座等活動,引導邊民樹立正確的家庭觀,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百色市婦聯在“三新”領域建立婦聯組織,把“領頭雁”培育成“頭雁陣”,組織婦女參與非遺展示、民俗體驗、“中越婦女攜手 不讓毒品進我家”等系列活動,積極推動中越邊境婦女文化交流,深化雙方在文化領域的溝通合作。“我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帶動更多婦女在産業發展、鄉風文明、生態建設等多個領域綻放光彩。”黃玉勉説。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