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州何以鳳凰涅槃?“玉林智谷”馭風擊浪北部灣-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8/01 18:32:29
來源:玉林日報

千年古州何以鳳凰涅槃?“玉林智谷”馭風擊浪北部灣

字體:

  原標題:千年古州何以鳳凰涅槃?“玉林智谷”馭風擊浪北部灣

  引 言

  起錨:向海智啟涅槃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代張若虛筆下的壯闊意象,正跨越千年,在玉林海港碼頭奔涌成新時代浪潮——

  2025年7月8日,玉林這座千年古州迎來歷史性雙響: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玉林協同發展區獲自治區批復設立,玉林海港碼頭同步獲批正式對外開放!

  從“臨海不見海”的千年慨嘆,到2023年12月“借地建港”實現“內陸變沿海”的突破,再到如今躍升為“沿海開放前沿”,玉林的每一步跨越,都鐫刻着“向海圖強”的基因。

  玉林人向來敢闖敢拼、敢為人先!2023年以來,玉林左手拓展“借地建港”宏圖,玉林海港碼頭完成貨物吞吐量242萬噸;右手構築“借智突圍”矩陣,AI戰略樞紐“玉林智谷”拔節生長。

  “硬基建”與“軟生態”雙輪驅動,呼應着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提出的“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發展路徑——玉林以智谷為支點,精準承接“北上廣研發”成果、深化“廣西集成”實踐、打通“東盟應用”通道,讓技術、市場與海洋深度共振。

  玉林將“實幹為要、創新為魂”融入城市血脈,以“用業績説話、讓人民評價”為根本標尺,時刻保持敢闖敢試的銳氣、一拼到底的勁頭、久久為功的韌勁,在新賽道上努力翻過一山再登一峰!

  2025年上半年,玉林市GDP增長6.1%,高於全國全區平均水平,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區名列前茅。其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17.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9%,這兩項核心指標增速穩居全區首位;外貿進出口增長163.7%,增速保持全區第一。

  當全球經濟增長疲軟之際,既無算力重鎮的先天優勢,亦缺頂尖實驗室的科研積澱,這座千年古州,何以憑“向海”與“智谷”的雙輪驅動,在AI浪潮中鳳凰涅槃?

  第一章

  破局:智谷馭浪向圖強

  人工智能時代呼嘯而來,反應快半步、落地深一寸,就是最大的發展機遇。

  對接京津冀創新資源,深耕長三角技術生態,更借力大灣區跳板、聯通東盟開放通道——2025年新春鐘聲余韻未散,這座嶺南商機之城,已以“全域開放”的鏗鏘步伐,勇立數字經濟潮頭,搶灘AI産業新高地。

  2月14日至15日,玉林市委書記王琛率隊南下深圳招商引智,開啟智能産業的“破冰之旅”:實地考察優必選、思謀科技等人工智能企業,與深圳市人工智能産業協會深入交流,以“深圳速度”重塑“玉林智谷”發展藍圖,着力構建“大灣區研發+玉林智造+東盟市場”的創新産業生態。

  僅僅兩周後,28家深圳人工智能企業和協會組團回訪玉林,其中11家企業與玉林簽訂首批戰略合作協議,為這座沿海開放新城注入強勁的“灣區動能”。

  乘勢拓域,智匯向海!4月7日至11日,王琛再次率隊出發,五天四夜行程六千公里,在北京、杭州、深圳三城舉行三場招商推介會、六場專題座談會,考察五家企業,激蕩起人工智能産業對接浪潮——在京津冀牽手央企,打造服務“陸海新通道”的智能樞紐;在長三角探索“研發+智造”新模式;在大灣區借RCEP東風,開拓面向東盟的“數字絲路”……

  20多天后,杭州之行的“技術迴響”落地玉林:未來科技鯤鵬企業聯盟考察團到訪,雙方共同為“玉林創新中心”揭牌,浙江大學專家受聘為人工智能顧問,同時簽署《“人工智能+”離岸科創高地建設合作協議》。這是玉林擁抱開放、借智科創高地的關鍵一步。

  2025年以來,玉林市開展人工智能産業外出招商活動50批次,接待人工智能企業來玉考察65批次,與華為、奇安信等簽署合作協議,在深圳、杭州等地探索建立“人才飛地”和“離岸人才中心”,創新“研發在外、玉林智造、服務東盟”區域協同模式,已簽約人工智能項目19個,投資額31.979億元。

  “向海,是玉林突圍的基因;AI,是千年古州新生的密碼!”民建中央農業委副主任、未來科技鯤鵬企業聯盟副理事長、浙江省廣西商會會長、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惠波認為,玉林與杭州、深圳等地跨越山海的“雙向奔赴”,撬動的不只是産業投資,更如同一把“金鑰匙”,打開了京津冀優質央企資源的寶庫,融入了長三角的創新生態,更貫通了經大灣區、面向東盟的國際開放通道。這是玉林突破資源瓶頸,借“向海之勢”打造廣西智能裝備創新高地、廣西人工智能産業布局重點城市、廣西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創新先行區的“破局利刃”。

  而這,也是玉林新春人工智能“雷霆行動”的一個重要戰果!

  2025年新春,南流江畔年味未散,AI春雷已破空激蕩!

  “坐不住!等不得!”玉林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提出以“玉林智谷”為支點,撬動數智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鏈、聚變賦能!

  號令既出,千帆競發!

  當天,廣西地級市首個人工智能工作專班火速成立——書記、市長“雙挂帥”任組長,46個部門無縫聯動!政策、資金、技術、人才全線貫通,破除壁壘!

  隨即,制定&&《玉林市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 明確“小、快、靈、美”發展定位和“一谷多區多元多産”布局,錨定廣西智能裝備創新高地、廣西人工智能産業重點布局城市等目標,以“強基固本、玉柴領航、AI賦能、招商引鳳、人才鑄魂”五大工程破題開路!

  頭雁領航,全域聯動!

  從戰略擘畫到精準招商,從技術攻堅到場景應用,市縣兩級專班挂圖作戰,産業鏈上下游協同破題,産學研&&密集對接,一幅“智涌千行”的轉型畫卷在僑鄉大地加速鋪展。

  短時間內,玉林創下多個“廣西地級市率先”——

  成立首個AI創新賦能中心;

  首推政務AI助手“玉小智”;

  首建DeepSeek政務應用集群……

  2025年新春,玉林市在人工智能新賽道上的搶跑“加速度”,不僅是搶抓政策機遇的成果,更是“玉林智谷”戰略部署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早在2023年8月,當全球人工智能産業尚在探索技術落地路徑時,玉林市就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前瞻性的視野,提出打造“玉林智谷”的戰略構想,超前布局智算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同步培育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等前沿産業,構建“硬基建+軟生態”的差異化發展格局,開啟千年古州向AI創新樞紐的躍遷之路。

  智谷藍圖,向海而興!

  “玉林智谷”以玉州區、廣西玉林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為雙核引擎,聯動全域開發園區及縣(市、區)特色産業基地,構建“雙核驅動、多園協同”發展矩陣。

  其戰略定位如北斗定向:

  立足北部灣——借海揚帆,築牢向海開放根基;

  借勢大灣區——融灣聚能,嫁接國際創新資源;

  輻射東盟圈——跨域聯動,搶佔數字絲路先機!

  堅持數字産業化與産業數字化雙輪疾馳,建設廣西人工智能産業布局重點城市,矢志打造:

  廣西數字經濟先試先行區——搶佔産業創新“新賽道”;

  面向東盟的算力樞紐與網絡節點——織就智能東盟“神經網絡”;

  面向東盟的“數字絲綢之路”戰略支點——打通數字經濟國際大通道!

  作為粵港澳與北部灣的“黃金連接點”,玉林以智谷為支點,撬動發展新維度:

  向內深耕——首創“研發在外、玉林智造”協同模式,承接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技術成果轉化,讓智慧種子在僑鄉生根;

  向外“拓疆”——積極參與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搶佔RCEP數字開放前沿!

  玉林市委書記王琛、市長張惠強分別率隊赴上海、蘇州、杭州、深圳、東莞和成都、重慶、洛陽等地,主持召開“玉林智谷”産業推介會、杭州企業家交流座談會、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座談會等,開展精準招商、招才引智等工作。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2024年9月,中國-東盟(玉林)低空經濟産業園開園,劍指粵港澳低空樞紐、東盟出口基地,這也是廣西首個低空經濟示範園。隨後,總投資5億元的禾望新能源風機組件項目、總投資30億元的安全應急産業園項目、總投資13億元的興德智能物流園項目相繼落地。

  2024年,玉林市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暴漲52.6%。

  目前,玉林市獲自治區級智能製造標杆、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共52個;18個項目分別獲得2025年第一、第二批廣西“人工智能+製造”産品、垂直領域模型和典型案例。

  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後,恰是玉林對“困局”的清醒洞察與向海破局的銳勁——

  玉林要破的“局”,是千年“望海興嘆”的地理枷鎖,是技術資源匱乏的先天壁壘,是區域協同不暢的發展梗阻。

  未來科技鯤鵬企業聯盟副理事長顧惠波直言:“玉林智谷”,正是玉林立於潮頭的破局支點,以全域開放之姿,在向海圖強的航道上打開新局——更以數智為紐帶,串起産業升級、人才回歸、區域協同、民生改善的高質量發展閉環。

  隨着“玉林智谷”戰略全面起勢,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浪潮在玉林風生水起,一場靜水流深的技術革命,正以春風化雨之勢重塑這座廣西工業老城的基因,推動“玉林製造”向“玉林智造”裂變躍升。

  第二章

  競逐:十虎騰躍破繭路

  今年上半年,玉林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17.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這兩項核心指標增速均排全區第1位。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玉林工業增長憑啥領跑全區?

  “關鍵就在於‘十虎競玉林’這一市縣聯動的創新競爭機制。它以‘向海圖強’為航向、‘AI 賦能’為引擎,通過良性競爭激發全域活力,既驅動‘六個提檔升級’紮實落地,更推動‘新三件大事’加速推進。”未來科技鯤鵬企業聯盟理事長、浙江大學數據分析和管理國際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玉林市人工智能發展專家顧問高峰的點評,一語中的。

  2025年新春,面對席捲而來的AI浪潮,玉林以“開年即決戰”的搶跑之姿,率先點燃彎道超車的強勁引擎。

  “加速‘玉林智谷’崛起!全域實施‘人工智能+’行動!”2月6日,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玉林市委書記王琛話語鏗鏘,清晰地勾勒出玉林的奮進圖景:全力構建7個縣(市、區)和3個市直園區“十虎競玉林”新局面,在廣西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勇挑大梁!

  兩日後,玉林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全面部署推進“十虎競玉林”,推動7個縣(市、區)和3個市直園區以動起來、統起來、嚴起來、比起來的衝鋒姿態,以“軍中無戲言”的決戰決勝意志,全力推進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玉商玉工回歸、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文化塑城、“連心”工程、“凈土”工程——這“六個提檔升級”,提速攻堅“聯運河、織水網、建樞紐”新三件大事。

  軍令如山,虎躍疾行!“十虎”應聲奮起,高擎AI利劍,錨定向海圖強,在工業攻堅、開放突圍、民生提質的新賽道上全力衝刺、競逐爭先!

  以“人工智能+”為引擎、向海圖強為航向,撬動“十虎競玉林”的澎湃動能。這既是玉林市彎道超車的創新之舉,也是玉林市以黨中央重要戰略為引領,在廣西發展藍圖中落子成勢。

  “人工智能時代大幕已拉開,迎來用AI來創新和創造新的發展機會的最好時候,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後。”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的號令如戰鼓催徵,響徹玉林大地——3月以來,玉林市四家班子領導化身“督戰組長”,密集深入各縣(市、區)、産業園區一線,督戰經濟運行工作,全力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玉林特色新質生産力。

  龍潭臨港産業園區劍指“向海智港”:對接“人工智能+”布局智慧工廠,華友鋰電的超薄銅箔借智能系統産值激增26%;柳鋼中金熱軋物料管控數據效率飆升90%!……今年上半年,該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完成204.57億元、同比增長55.76%,增速居廣西一級園區首位,在“開放突圍”的賽道上率先衝線。

  玉州區錨定“數字引擎”:建成全區首個內燃機産業數字生態&&,接入玉柴等300余家企業,以數字賦能工業增長。今年上半年,玉州區GDP增長6.1%,增速高於全國全區平均水平,在“産業升級”的比拼中跑出加速度。

  福綿區深耕“紡織智變”:3000多家經營主體,年産服裝12億件(套),年産值超300億元。今年上半年,福綿區有8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排名玉林市前三位,在“傳統産業煥新”的競逐中嶄露頭角。

  龍潭、玉州、福綿這“三虎”爭先,正是“十虎競玉林”的鮮活注腳。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十虎競玉林”,不僅為“六個提檔升級”注入了澎湃動能,更助推了“新三件大事”取得突破!

  僑通四海,AI賦能“僑商玉商玉工回歸”!

  AI數字人“玉小僑”應運而生,化身24小時在線的“超級專員”:解析28種方言,精通中英文及東盟十國語言,精準匹配126項政策服務,日訪問量15萬次!

  “以前翻幾十頁,如今‘玉小僑’3秒解難題!”僑商張永珍盛讚:“AI賦能跨境服務鏈,企業國際化商貿成本大幅降低了!”

  玉林有160多萬在外經商務工人員、220多萬海外僑胞,是向海圖強的寶貴財富。依託“玉僑匯”“玉小僑”等AI&&,“玉品出海”“玉商出海”“玉企出海”加速成勢:玉柴新型智慧農機、林業智能機械揚帆海外;柬埔寨、緬甸等8個商貿聯絡中心、海外倉相繼設立,外貿版圖擴至160個國家;大批回歸玉商深化AI應用,貫穿全産業鏈。

  智造躍遷,玉柴領航“現代産業體系構建”!

  走進玉柴“黑燈工廠”,機械臂精準抓取零部件,AGV小車穿梭如流,一台重型發動機12小時就可實現合格生産並成功下線,生産周期縮短80%……這裡是全國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行業首個智能數字化鑄造車間建設標杆;廣西和行業首個《中國製造2025》智能專項承建者;全球首款混合動力電驅無級變速動力總成、中國首&&用車燃氫發動機誕生地!

  玉柴,正引領中國動力裝備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依託其優勢,玉林重點布局裝備製造、智能機器人産業,構建“核心部件研發—整機製造—場景應用”全産業鏈生態。

  僑連東盟,AI架橋“擴大對外開放”與“建樞紐”!

  4月3日,玉林市舉辦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玉商僑商工作交流會,聯合14家境內外商會發布合作倡議書,開創“廣西聚集、玉林發展、東盟應用”的跨境合作新模式。與會的玉商、僑商紛紛&&:“玉林與東盟AI合作,潛力無限……”

  玉林用好220多萬僑胞“金紐帶”,主動服務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推進中國—老撾水果(百香果)跨境電商&&建設;推進面向東盟的AI算力配套動力建設,玉柴數據中心柴油發電機組在老撾等東盟國家推廣應用;積極參與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打造輻射東盟的AI産業高地;推動形成“北上廣深技術+玉林加工+東盟市場”協同模式。

  智慧築基,澤潤民生“連心”工程和“織水網”!

  走進位於北流市塘岸鎮的蟠龍水廠,兩條總規模10萬噸/日的供水線正將汩汩清流送入北流城區及沿線鄉鎮的千家萬戶。這座總投資2.8億元的智能化水廠,以“智慧大腦”驅動全流程自動化生産,讓取水、絮凝、沉澱、過濾、消毒、蓄水等各環節實現“一鍵操作”。

  “新三件大事”注入人工智能基因,率先在玉林市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上演“數字治水”攻堅戰——通過數字孿生、AI、大數據等技術構建“智慧水利中樞”,打造“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功能體系,AI化身“先知之眼”提前48小時預判洪峰軌跡,可讓災害損失降低65%。建成全國首個灌區“監管一張圖”,灌溉效率躍升15%。這套被水利部樹為標杆的“玉林解法”,既是傳統基建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更是中小城市以AI應對自然的破局密碼。

  而這些,只不過是“十虎競玉林”賦能“六個提檔升級”和“新三件大事”的生動縮影。

  玉林市人工智能發展專家顧問高峰精闢總結:從向海開放的“賽道競速”,到AI賦能的“技術比拼”,“十虎競玉林”的本質,是用機制創新打破慣性,用協同合力攻克壁壘。當“十虎”在向海圖強的坐標上找準定位,在AI賦能的賽道上全力衝刺,“六個提檔升級”便有了具體的實踐者,“新三件大事”便有了紮實的推進力。

  高峰認為,“六個提檔升級”如北斗導航,精準鎖定六大主航道;“新三件大事”若盤古巨斧,劈開“通江聯河達海”等基建桎梏;“十虎競玉林”軍令狀似燎原星火,點燃競速引擎。三者構成攻守兼備的黃金三角——戰略導航指明方向,基建重器破除瓶頸,競爭機制點燃引擎。

  “玉林智谷”猶如城市智能心臟,以算力為血脈、數據為氧氣,將戰略鐵三角串聯成生命體:當北斗導航的坐標輸入心臟,迸發的智能能量催生出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最終通過“十虎競玉林”的實幹考核,化作民生福祉的融融暖意。

  此刻,玉林這座千年古州,正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桂東南大地上,劃出一道“科技賦能—産業裂變—區域競合—民生躍升”的璀璨軌跡。這既是城市發展換道超車的破局樣本,更是數字經濟時代“戰略矩陣”的鮮活解碼。

  第三章

  化雨:AI甘霖潤萬家

  “AI的使命在於惠民利民,要讓智能成果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的明確指引,在玉林這片熱土上,正化為生動實踐。

  依託“玉林智谷”的技術底座與“十虎競玉林”的機制活力,玉林市以因地制宜發展人工智能為綱領,在場景應用上下更大功夫,共收集52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謀劃清單,已在製造、政務、醫療、農業、民生等11個領域深度推廣應用。一場以AI重塑千行百業、普惠萬千民眾的深刻變革,正在僑鄉大地蓬勃興起。

  從陶瓷車間的智能躍升到田間地頭的“科技衛士”,從“指尖政務”的便捷高效到生命健康的AI守護,人工智能不再是抽象的技術概念,而是融入玉林人民日常生活的融融暖意,成為驅動“六個提檔升級”中民生提質的強勁引擎,也為“新三件大事”夯築了堅實的民心基礎。

  智造提質:AI賦能惠企業——

  在玉林市容縣恒光瓷業的生産車間,智能化設備有序運轉,精準地吞吐着泥胚,技術員專注地盯着數控參數。企業負責人謝科萬談及智能化改造帶來的變化,眼中滿是欣喜:“能耗降低了30%,産品達標率95%,今年出口額有望突破2800萬元!”

  曾經傳統的陶瓷廠,在AI的助力下,成功蛻變為現代化“智造”標杆。

  這樣的智變故事,正在玉林多個産業帶同步上演:在金屬製造領域,柳鋼中金不銹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AI情報助理,實時抓取行業鎳價波動數據,讓原料採購決策響應速度提升60%;在輕工賽道領域,三環集團將AI算法注入陶瓷設計,通過器型參數化建模,新品研發周期從45天壓縮至12天……

  傳統産業企業在AI賦能下,不僅實現了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的提升,還在向海發展的道路上,憑藉過硬品質打開了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政務慧治:“指尖服務”暖民心——

  AI讓政務服務更加高效便捷,市民龐女士就真切感受到了這份便利。龐女士計劃帶孩子去港澳旅游,卻發現身份證丟失了。焦急萬分之際,在“i玉警”的指引下,龐女士點擊“身份證丟失補辦”選項,系統立刻彈出詳細指引:登錄廣西公安互聯網“桂警通辦”小程序&&、人臉識別驗證、填寫信息並提交申請,全程僅用10分鐘便完成補辦手續。更令龐女士驚喜的是,還可同步申請臨時身份證明(電子版),可即時用於高鐵購票、酒店入住等場景。

  “真沒想到,動動手指就解決了大麻煩!”龐女士連連稱讚。

  “i玉警”是玉林公安系統推出的警務服務助手,也是廣西公安系統首個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地級市應用。它集成了戶政、交管、&&境等多個高頻政務服務領域的辦事指南、政策文件,還包含反詐與安全宣傳內容。上線以來,日均接受群眾諮詢700余次,問題回答完整率達95.6%,業務辦理件數430件,成為群眾身邊的貼心“警務小助手”。

  玉林市還探索推出了“玉小智”AI助手,這是廣西首個將DeepSeek應用於政務服務的地級市嘗試。“玉小智”可實現公積金、社保和産業招商等高頻政務服務的智能問答、政策諮詢、辦事指南查詢等功能,覆蓋玉林市49個市級部門共6221個政務服務事項。上線以來,日均處理諮詢達5000余次,佔政務服務總諮詢量的70%以上,準確率高達98.8%。

  從“反復跑”到“指尖辦”,AI正將“凈土”工程的廉潔高效、“連心”工程的溫情便捷,送至千家萬戶。

  醫智護航:AI急救護民生——

  59歲的患者勞某突發左側偏癱、説話不清,送醫時已錯過6小時溶栓期,病情持續惡化。傳統影像分析需1小時,而AI僅用10分鐘就鎖定了“致命堵點”——基底動脈閉塞,併發現腦部供血瀕臨崩潰。醫生憑藉AI提供的關鍵信息,搶在發病後9小時的關鍵窗口實施取栓手術,最終患者語言和行動能力完全恢復,未留後遺症。AI影像就像急救“加速器”,將診斷時間壓縮80%,在腦卒中搶救的黃金12小時內為醫生爭取到寶貴時間,讓患者重獲新生。

  玉林市積極推進“AI+醫療”發展,36家醫院實現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中醫大腦”把脈問診,基層群眾在家門口享優質醫療。從“救命加速器”到“健康守門人”,AI為民生提質寫下滾燙注腳。

  農智賦能:數字引擎富鄉鄰——

  走進廣西參皇養殖集團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一棟三黃雞“智能宿舍”整齊排列,環境乾淨整潔。自動喂料機精準投喂,現代化生産線“一鍵啟動”,供水、換氣、調溫、照明、清糞等工作一氣呵成。智能養殖機器人忙碌地穿梭其中,對雞舍進行可視化巡檢,將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實時上傳到智慧養殖大數據&&。

  目前,參皇養殖集團已實現年産雞苗3億羽,帶動1萬多農戶增收致富,人均飼養量從5500羽提升到8000羽,養殖生産自動化、機械化率達95%以上。該集團應用農業AI大腦提升智慧養殖水平項目,榮獲2024年全國數字鄉村創新大賽優勝獎。

  在陸川縣沙坡鎮沙坡村,種糧大戶呂科興望著眼前的100畝稻田,滿心歡喜。這片稻田曾是雜草叢生的撂荒地,“多虧了田裏的‘科技衛士’,種地輕鬆又高效。”呂科興口中的“科技衛士”,就是玉林市推廣的田間智能監測點。這些監測點由氣象站、蟲情測報燈、重大病害智能監測儀等組成,如同農田的“智慧眼睛”,實時採集病蟲害、土壤濕度、溫度、光照等數據,並通過物聯網技術傳輸至智慧農業&&。農技人員根據這些數據,遠程為農戶提供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等精準建議。

  玉林市以“AI+現代農業”戰略為引領,推動種植端、養殖端等農業全産業鏈數字化升級,聯合浙江甲骨文科技、華南數字等企業搭建沙田柚全産業鏈溯源&&,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從種植到銷售的全流程數字化監管。容縣沙田柚、陸川豬等數據産品於2024年10月在深圳數據交易所成功上市,實現玉林市數據産品從無到有的突破,成為全國首批鄉村振興數據産品。

  曾經靠天吃飯的農業,在AI的助力下,成為農民增收的堅實保障,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商貿智惠:AI應用促民富——

  “以數字賦能香料,用科技鏈結商機,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一級香辛料批發市場,我們依託AI、大數據、雲原生等領先技術,構建了香料全産業鏈大數據庫,涵蓋價格趨勢、産新動態、海關數據等,為用戶提供智能預測和供應鏈優化服務。例如,通過數字孿生和GPT技術,我們實現了供需關係的精準推演,幫助用戶提前布局市場。”玉林福達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黎海分享了中香網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新香料時代。

  中香網自2024年6月上線以來,已吸引5萬註冊用戶,開通超1萬張智能名片。2024年,玉林福達國際香料物流港實現市場交易額超350億元。

  在電商領域,表現同樣亮眼。2024年,玉林市電商企業存量連續3年居廣西前二,農村及農産品網零額穩居廣西第二,百香果網銷量7年穩居全網第一。直播場次、主播數、商品上架數等指標均居廣西前三,AI選品系統助力商品轉化率提升35%。通過AI驅動外貿提質增效,應用原産地證書“智能審核”、檢驗檢疫“雲簽發”,帶動中藥材香料進口增長143.4%,鎳産品、玩具等出口超80億元。

  2024年,玉林市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49%,連續兩年領跑廣西;2025年上半年增長163.7%,增速繼續穩居廣西第一。AI讓玉林的商貿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向海發展的道路上越飛越遠。

  從車間到田頭,從辦事窗口到生命守護,AI的甘霖已悄然浸潤玉林大地。這並非技術的自發流淌,而是“玉林智谷”築基賦能、“十虎競玉林”實幹落地的生動結晶。

  當智能成果轉化為政務的高效、醫療的精準、田野的豐收、商貿的繁榮,當744萬玉林人民真切觸摸到科技的便利與溫暖,“向海圖強”的航程便有了最深厚的民意根基,人工智能賦能的戰略也完成了從雲端到泥土的價值閉環。

  這一切,正是玉林對“實幹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説話,讓人民評價”的生動作答。

  尾 聲

  涅槃:古州智耀星瀚海

  在“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闖勁中破局突圍,於“不怕灘險彎又多”的韌勁裏劈波斬浪,玉林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

  這座曾困於內陸、望海興嘆的千年古州,以敢闖敢試的魄力勇闖AI産業變革藍海,用人工智能為經濟增長插上翅膀,其破繭成蝶的實踐,淬煉出震撼人心的“三重啟示”——以戰略魄力打破路徑依賴,以創新基因激活發展動能,以區域擔當拓寬開放格局。

  這深刻印證了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的論斷:“AI的價值在於落地生根,必須讓技術走出實驗室、融入産業鏈;AI的活力在於開放合作……”玉林以“全域智治”重構産城生態,正是將AI價值深深扎根於桂東南大地、融入向海圖強産業鏈;以“北上廣深技術+玉林加工+東盟市場”協同模式,生動詮釋了開放合作是AI活力的源泉。

  而這也深刻證明:非資源型城市只要掙脫慣性思維的枷鎖,同樣能在AI賽道上跑出富於本地提升産業發展加速度。

  從2023年8月“玉林智谷”的前瞻布局,到2025年新春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的雷霆落地;從“十虎競玉林”的錚錚軍令狀,到“六個提檔升級”與“新三件大事”的協同推進:玉林以制度創新破除機制壁壘,以技術創新突破産業瓶頸,更以雙輪驅動破解“後發劣勢”,錨定北部灣數智樞紐節點,劍指東盟數字藍海,為城市數字化轉型,鍛造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玉林範式”。

  今日之玉林,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昂揚姿態,張開雙臂擁抱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

  在這裡,我們見證了智慧與創新碰撞出的磅礡力量,望見了人工智能時代噴薄欲出的曙光,更觸摸到了下一個發展破局點的滾燙溫度——那是玉林向海圖強的雄心,是AI賦能千行百業的璀璨未來,更是玉林作為南方沿海城市涅槃重生的無限可能。(記者 韋青林)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