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祥:校地合作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7/25 10:15:25
來源:憑祥市委宣傳部

憑祥:校地合作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字體:

  近年來,廣西憑祥市以自治區“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為契機,持續深化與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在學用“千萬工程”經驗、産學研融合、人才交流培養等方面的合作,通過創新校地合作形式,為邊疆和美宜居鄉村建設注入新活力,不斷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7月16日,一場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在憑祥鎮柳班村班夫人文化公園展開。來自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的同學們通過情景演繹、有獎問答等方式,向村民們普及防溺水知識,現場演示心肺復蘇急救方法。

  據悉,此次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的9個社會實踐團隊共80多名學生,在憑祥鎮竹山村、前進村、柳班村開展文藝晚會、傳統書法、科普實驗等一系列惠農服務實踐活動,豐富了村民們的業餘文化生活。

  “通過校地合作‘三下鄉’實踐活動,讓同學們扎根祖國邊境,真正行走在邊疆,上一堂生動的思政課,用自己的青春力量為鄉村振興出一份力。”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團委幹事陳秋彤説。

  7月17日,在夏石鎮那樓村舊樓屯,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的師生們正在墻面上繪畫,他們根據設計圖精心調色,在墻面上勾勒描繪,一幅幅色彩飽滿、充滿壯鄉風情的畫作逐漸呈現。

  今年暑期,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選派6個“駐點規劃師”團隊共33人進駐憑祥,全面開展憑祥市24個村屯的規劃設計工作,通過深挖民俗文化與結合村民實際需求雙軌並行,創新運用“輕介入、微改造”設計理念,為每個村屯定制“小投入、高效益”的整治方案。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延續鄉土文脈,形成具有邊疆特色的鄉村振興精細化治理範式,為邊境地區人居環境改善提供可複製、可持續的實踐經驗。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羅文濤介紹,學生們主要來自視覺傳達設計、産品設計、美術學和環境設計專業,這樣的專業搭配有利於從不同角度為鄉村發展提供幫助。目前通過前期調研、設計跟作畫,共同完成50多幅墻繪作品,上百幅的設計規劃作品。

  近年來,憑祥市與廣西民族師範學院不斷創新校地合作形式,取得了豐碩成果。2023年以來,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駐點規劃師”團隊六批次共129人入駐憑祥,對50多個村屯開展規劃設計工作,完成含近千張設計效果圖的50個建設規劃方案,有力助推了憑祥市鄉村振興“五條示範帶”建設。

  此外,校地企聯合打造上石鎮上石社區食用菌基地,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撐,打造邊境産業轉型“新樣板”;聯合打造邊境“五個共同”中華民族歷史觀宣教長廊,繪就邊境民族團結新畫卷。同時校地合作開展邊境教師培養、文化研學與跨境旅游互動、人才交流等多形式全面交流合作。

  憑祥市委常委、副市長(挂職)、廣西駐村工作隊憑祥市工作隊隊長劉德崇説,下一步,憑祥市將以産教融合匯聚創新動能,以科技賦能推動産業升級,以具體項目和機制創新提供支撐,全力打造邊境鄉村振興標杆、築牢新時代邊疆發展戰略支點,實現校地共贏、協同發展。(安曉密 龐海文 蔣東京)

【糾錯】 【責任編輯:李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