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港潮味十足-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7/15 18:02:44
來源:廣西日報

僑港潮味十足

字體:

  原標題:一動一靜 可鹽可甜 僑港潮味十足

  海浪越是洶湧,“浪人”玩得越歡。眼下,北海進入西南浪季,僑港的海浪一浪高過一浪,沖浪愛好者們腳踏沖浪板,在浪尖起舞,英姿颯爽。

  在沙灘露營地,游客自在休閒,抿一口冷飲,欣賞着將天空和大海浸染成了金色的夕陽,感受屬於僑港的浪漫。

  一動一靜、可鹽可甜,勾勒出一個“潮”味十足的僑港。

  銀海區僑港鎮是全國最小鎮,面積僅1.1平方公里,1979年為安置越南歸難僑而設立。近年來,僑港加快漁文旅融合步伐,年輕、潮流、多元的元素注入小鎮,使僑港從一個“超小鎮”化身為“潮小鎮”,吸引全國游客紛紛打卡。

  小鎮青年回來了

  暑期不僅帶來熱辣的天氣,還給僑港帶來涌動的人氣。街巷愈發熱鬧,游客拖着大小行李箱進出民宿。

  蓋庭民宿老闆薛駿領着客人往店裏走,庭院旁一棵百年大榕樹亭亭如蓋,帶來一絲清涼。“蓋庭民宿由此得名,寓意蔭庇住在這裡的人們。”薛駿一邊幫游客提行李箱,一邊介紹僑港玩法,讓遠道而來的客人感到舒心。

  “90後”薛駿是僑港鎮電建村人,從英倫留學歸來後,心想如何為家鄉出一份力。前幾年,他看好僑港小鎮文旅發展的巨大潛力,拉來兩名高中同學一起興建民宿。

  本來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但電建村肉眼可見的變化,讓他們覺得要不斷加大投入。以前的電建村,是人們印象裏的“臟亂差”,亂搭亂建、佔道擺賣的現象很常見。

  2021年前後,僑港鎮決定改造電建村,拆除違建,硬化道路。同時為電建村量身塑形,突出該村“北海蝦米第一村”特色,打造蝦米工坊、漁耕文化館、電建美術館,以漁具、墻繪等元素裝點街巷,打造“最美文藝漁村”。

  “電建村本身就獨具魅力,隨着村裏風貌提升,游客多了,對體驗漁村民宿的興趣也變得濃厚。”薛駿介紹,他們把村民老舊房子改造成新潮的民宿,行情持續見好,於是又投資了第二家、第三家。

  如今,電建村的民宿如雨後春筍,現已發展到130多家。不僅為村民帶來增收,還延長游客在僑港的停留時間,促進旅游消費。

  煥發活力的僑港創造了大量就業創業機會,曾遠走他鄉的小鎮青年紛紛回來發展。有的經營小清新民宿,有的把一碗糖水打造成為網紅産品,有的擔任創意小店主理人……他們以年輕的面孔、新潮的理念,為僑港文旅注入了青春和活力。

  “潮”味文化青年造

  美食誘惑人們的味蕾,文化吸引有趣的靈魂。

  如今在僑港,不僅可品嘗風情街那一口純粹的越式風味,還能沉浸式體驗獨特的僑文化、漁家文化、潮文化。

  在港港文化街區,一家家精緻的小店別有風味。躲避酷曬,那就走進網紅咖啡店,細細品味一杯越南咖啡;喜歡國潮,在簪花店拍攝一組藝術照;想DIY海洋紀念品,在文創店就能實現……

  妮妮是一個倡導可持續生活的年輕人,她經營的裏真可持續商店取義於“內在真實”。在她看來,可持續生活方式是人內心真實的選擇,它生態環保健康,對人身心有益處,對環境友好,未來會越來越受歡迎。

  用丟棄的生蠔殼做成香薰,由聽力障礙者手工做的編織袋,用撿拾的塑料瓶生産的背包……在這家小店,每一件可持續商品的背後仿佛都有一段故事,等待訪客去發現和理解。

  “我們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不要傷害大自然。”由於踐行可持續理念,妮妮受到不少網友關注,在社交媒體上小有名氣,“我們經常在海灘組織凈灘公益活動,還到雲南參加保護原始森林公益行動。”

  游客到僑港游玩,無意間遇見類似裏真這樣的小店,都感到驚喜。多元文化的融合,包羅萬象的業態,讓僑港魅力大增。

  “2021年我看到僑港可以沖浪,來北海旅居。”妮妮是柳州人,在僑港遇到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並且遇到了她的丈夫榮譽,一名本地資深“浪人”。

  榮譽介紹,每年5—10月,僑港西南浪季到來,不少外地“浪人”專程赴約,一起到僑港沖浪。僑港海灘平緩,浪型很適合沖浪初學者,已有幾家沖浪俱樂部了。

  港港文化街區主理人冼宙洋介紹,該文化街區由一家舊電影院改造而來,現已成為僑港文化新地標,在周末或節假日經常舉辦Livehouse、脫口秀、街舞比賽等活動,為僑港的煙火氣注入新潮元素。

  僑港的潮文化像是溫潤的海風,吹拂小鎮。僑港每年舉辦端午龍舟賽、開海節等傳統活動時,兼顧傳承與創新,使活動頻頻出圈。

  漁文旅融合煥新

  隨着海平面的夕陽漸漸隱去,夜色中的僑港海灘變得流光溢彩。在日落海岸沙灘營地裏,人們有的在躺椅上吹着海風,有的在品嘗新調的雞尾酒,有的沉浸在駐唱歌手的歌聲裏。

  “暑期到來,人氣旺了許多。店裏能容下幾百人,每天晚上基本坐滿。”店老闆劉宇強介紹,2023年他開始在此做沙灘酒館,後來看好僑港夜經濟的發展,去年底又重新裝修,扮靚場地環境,並新增海鮮大排檔業務,“在這裡,玩沙灘、吃海鮮、品美酒、聽音樂等均可實現,這種融合的休閒業態很受歡迎。”

  過去人們到僑港,只能去僑港風情街品美食,如今僑港不斷豐富文旅業態,用好“一片灘”,打造僑港海灘夜市,培育新業態。如今,這裡有海灘浴場、摩托艇等游樂項目、海灘餐飲、沖浪俱樂部和民宿産業等,形成了一個業態多元、時尚新潮的濱海度假勝地。

  漁業是僑港産業發展的基本盤,如今也煥發朝氣。每天凌晨四五時,電建碼頭漁市煙火氣吹醒了睡夢中的人們。上百名主播們拎着手機支架游走,將鏡頭對準剛上岸的漁獲,搞起了直播帶貨。

  作為全國四大漁業重鎮之一,僑港電建碼頭每天上岸大量的海産品。如今,隨着網絡直播帶貨的崛起,僑港海鮮不僅在本地消費,也通過網絡抵達全國消費者的餐桌。“網友下單後,我們立即冰凍鎖鮮,然後打包發快遞。”一主播説。記者了解到,僑港鎮海産品網絡年銷售量超10億元,僑港直播電商入選全國農村電商典型案例。

  漁業因文旅而興,文旅因漁業更具特色。對此,僑港鎮黨委書記梁鋒深有感觸,近年來,僑港以文化鑄魂、以風貌塑形,摘下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鎮、全國文明村鎮等“國字號”招牌,僑港小鎮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僑港更潮更美的形象深入人心。

  漁文旅互促互進,僑港走出了一條産業振興之路。2024年,僑港游客到訪超1200萬人次,漁文旅産值向百億元目標邁進,“潮”味的漁文旅強鎮腳步愈發堅實。(記者 覃鴻圖 通訊員 吳蓮)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