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荔枝,如何叫好又得價-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07/15 09:04:18
來源:廣西日報

廣西荔枝,如何叫好又得價

字體:

  原標題:廣西荔枝,如何叫好又得價

  7月5日晚,南京奧體中心,蘇超酣戰,廣西萬斤桂味荔枝現場助威,觀眾紛紛點讚“最甜蜜應援”。

  荔枝大豐收,還需要做好下半篇文章。

  連日來,記者走訪自治區水果技術指導站,深入廣西荔枝核心産區靈山縣等地,從種、採、銷等環節,復盤廣西荔枝産業在提質降本等方面的應對措施,探尋廣西荔枝“叫好又得價”的破局路徑。

  前後受夾擊 錯峰有市場

  “靈山荔枝成熟期較晚,銷售季與廣東、海南中晚熟品種高度重疊,屢屢陷入低價競爭的被動局面。”靈山千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璜坦言。

  每年5月中下旬,海南妃子笑上市;緊接着,廣東荔枝上市;6月中下旬,以桂味為代表的廣西荔枝集中成熟,與海南、廣東等省份相比,錯峰優勢不夠明顯。

  頭啖湯沒搶到,晚市發力如何?

  “雲南有晚熟的桂味、懷枝、馬貴荔等;四川瀘州合江縣的‘奧運荔枝’集中在7月至8月中旬成熟,成功避開了華南荔枝産區上市高峰。”廣西農科院熱作所水果研究中心副主任歐景莉介紹。

  前後夾擊怎麼辦?廣西通過升級品種調整上市時間。

  作為“中國荔枝之鄉”,靈山從2005年開始進行荔枝品種改良和選育。“目前我們主推桂味、無核荔、仙進奉、冰荔、觀音綠、嶺豐糯等。”靈山縣水果生産技術服務中心生産技術股長、高級農藝師潘儉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靈山縣早、中、晚熟品種比例分別為37%、22%、41%,每年的5月至7月中旬,均有荔枝上市。

  提質,還有賴於技術創新和標準化管理共同發力。

  “‘桂鳥飛巡’系統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用於檢測病蟲害。”在靈山鳳凰果場荔枝園,靈山千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桂鳥飛巡”系統總工程師鐘朋志介紹。以前,人工巡檢130畝需要2天;現在,無人機接入“桂鳥飛巡”系統,30分鐘便能完成,不僅實時捕捉葉面病害、果莖數據,還能指引精準採摘到最佳賞味期荔枝。

  靈山縣積極探索構建數字化種植與智慧果園管理模式,助力荔枝生産數字化、智能化。

  龍武農場智慧果園為200畝桂味荔枝裝上了“智慧大腦”,輕點屏幕,水肥一體化設備自動啟動作業。“過去澆水、施肥全憑經驗,現在看數據下‘菜’,優果率提升了25%。”果農謝升龍一邊演示一邊介紹。

  蛀蒂蟲對荔枝危害最甚。靈山縣在全國首創“光碟機避”綠色防控技術,根據蛀蒂蟲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在夜間人工模擬白天光照環境,擾亂它們進食和繁殖,實現了蛀蒂蟲蟲果率為零的突破,不僅減少了農藥使用,還大大提高了産量和品質。

  採運成本高 降本可增效

  “荔枝每斤採摘費用8毛左右,採摘成本太高。”在靈山,一些果農向記者反映荔枝採摘成本居高難降。

  今年,靈山縣42萬多畝荔枝預計産量突破19萬噸,創歷史新高,採運面臨巨大挑戰。

  “可以探索社會化服務,培育專業的採摘隊伍,將採果費用降下來。”自治區水果技術指導站市場流通科工作人員梁秋瑜建議。目前,一些果農已經聘請雲南工人幫助採摘,他們經驗豐富、吃苦耐勞,每年先到海南,再到廣東,然後到靈山。

  歐景莉介紹,華南農業大學已研發出荔枝採摘機器人,可以提高採摘效率。

  “山地機器人採摘是一個方向。”潘儉告訴記者。

  鐘朋志介紹,采收期通過無人機巡視果實成熟度,明確從哪個區域先開始採摘。

  採摘快,還得運得快。

  “今年我們用無人機吊運,不到1分鐘,100來斤果就到了裝車點,裝滿一車,馬上發往冷庫預冷、包裝。”靈山千年鳳凰果場負責人官志斌説,1架無人機一天能吊3萬斤,頂得上20多個工人。

  荔枝金貴,一日色變,兩日香變,三日味變。靈山、北流、合浦等地多家採摘商反映,希望能在産區完成采收、清洗、分揀、預冷等工序。

  記者在靈山、北流調研了解到,我區部分荔枝産區基礎設施不完善,道路建設滯後,不少果園通水通電難,荔枝采收環節仍以粗放式作業為主。

  潘儉告訴記者,因為土地指標不夠,很難找到一塊300—500畝的地塊建大型包裝廠,但可以利用小型冷鏈車轉運,保鮮有保障。

  “我們今年運用氣調冷鮮技術,注入特定比例氣體,保證荔枝在運輸過程中持續休眠,延長保鮮時間。”陳璜介紹。

  今年,靈山縣引進曹氏荔枝氣微保鮮技術,將保鮮期從3天延長至27天。靈山縣還與京東物流合作,由京東物流提供“産地預冷+全程溫控+多式聯運”全鏈路方案,構建空鐵聯運網絡,形成省內次晨達、跨省次日達的極速物流網絡,讓荔枝48小時新鮮直達成常態。

  如今,“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一千年夢想正走進尋常生活。

  他山之石 可以攻“荔”

  “去年桂味基本顆粒無收,售價達到120元/斤;今年剛上市時地頭價8—10元/斤,高峰期時穩定在6—7元/斤,末期3元/斤左右,因為荔枝不耐儲存、成熟果期短,農民擔心賣不出去,爭相出售。”電商鄧女士告訴記者。

  “要冷靜看待市場,接受市場競爭的結果。”陳璜顯得很理性。今年4月,其公司通過“桂味荔枝卡”預售模式,售出1萬多張荔枝卡,總量超過10萬斤。

  在他看來,廣西荔枝銷售需要做好市場策劃,可以學習借鑒陽澄湖大閘蟹營銷模式,走禮品化、精品化路線。

  如今,靈山荔枝的銷售模式已跳出傳統框架。借助京東的“源頭直髮”服務,有效縮短了銷售鏈路。同時,通過包園預售、荔枝提貨卡預售,靈山荔枝成功鎖定了高端客戶群體。

  通過舉辦荔枝文化旅游節等活動,靈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採摘樂趣、夜游果園等。不用承擔採運成本,鮮果銷售利潤更高,果農做起了家門口的甜買賣。

  除了鮮果銷售,還需延長産業鏈。目前,靈山縣荔枝加工生産線眾多,規模以上荔枝加工企業8家,年加工能力6萬噸以上,産品主要有荔枝酒、荔枝醋、荔枝飲料、荔枝果脯、荔枝幹、荔枝蜜、荔枝餅、荔枝茶等。

  桂味出桂,味道更好。7月7日,中國(廣西)—法國現代農業推介交流會在法國巴黎舉行,廣西荔枝首次到訪世界浪漫之都。

  記者獲悉,靈山現有4個出口基地。“今年,我們合作社獲得了海關批准的果園出口資質,把荔枝賣到全世界不是夢想。”謝升龍説。(記者 劉琴 莫迪)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