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職教“造船”出海 園區引擎強勁
連日來,“壯美廣西·全面深化改革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北線採訪團深入南寧、柳州等地,聚焦並揭秘廣西産業園區如何通過深化改革提升發展的引擎動力,職教出海如何實現從“借船”到“造船”的華麗轉身。
“柬埔寨電力行業發展前景很好,和家人參觀學校後,決定到南寧學習。”柬埔寨籍留學生林淑清已在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習一年,其間中文有長足進步。她&&,學成電力管理經驗後要回國發展,也樂意向柬埔寨適齡學生介紹廣西留學資源。
“我校與柬埔寨的大學院校共同建立了海外實訓基地,主動對接中資在柬企業,達成校企合作,已輸送27名優秀畢業生到華電集團在柬水電項目工作,並為該企業當地工人培訓達5000人次。”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林&&。
搭建面向東盟的職業教育合作平台,必須拿出過硬的教學質量和精準合身的教育模式立范。
7月10日,北線採訪團記者一行來到柳州職業技術大學調研。“我在訂單班學習,過兩個月到柳州國軒電池有限公司實習。”該校2023級機電一體化技術1班的印度尼西亞學生何雨中(中文譯名)在鏡頭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表達自己對專業的喜愛和對未來工作的嚮往。
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柳州職業技術大學打造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校企協同培養機制,實現人才供需的精準對接。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得到了柳工、深南電路等企業和東盟國家的普遍歡迎,以印尼合作為例,我們牽頭成立了中國—印度尼西亞職業教育産教聯盟,掃清了許多跨國職業教育合作的障礙和壁壘,為兩國教育和經濟合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柳州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劉子林介紹。
近年來,廣西職業教育服務東盟出海中資企業能力明顯增強,2024年培養培訓東盟師生超1.2萬人次。
“柳州市産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佔全市總量的75%,是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主陣地、主引擎。”在企業基地生機勃勃、項目建設拔節生長的柳東新區,柳州市園區辦主任張金呈向採訪團記者介紹。
柳州市大力推動園區整合,形成國家級柳州高新區、自治區級柳州經開區,以及4個縣域園區協同發展的“2+4”園區新格局。
智能網聯汽車、具身機器人、智能終端……柳州積極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製造”示範園區,充分發揮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廣西高端工程裝備實驗室、廣西汽車研究院支撐作用,打造一批引領型重大科創平台,打造上海、深圳等一批“科創飛地”,建立完善“研發在外、成果在內”的園區科技成果共享轉化機制。
目前,柳州市園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800家,園區新興産業産值佔比達38.4%。
“招商更要護商!柳州市産業園區積極協助企業辦理各項審批,讓企業和項目及時開工建成並運營。”張金呈説。
柳州市在全區首創承諾“一證開工”改革,大力推動線上線下“幫辦代辦”,31項審批事項提供全方位免費“幫辦代辦”服務,推動市管園區行政許可即辦即領比例達70%以上。
“1—5月,全區産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8.4%,佔全區規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為86%,持續發揮經濟增長主引擎、主陣地作用。”自治區園區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唐紹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