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市多維發力讓民族團結融入民生溫度-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7/08 18:38:20
來源:賀州市委宣傳部

賀州市多維發力讓民族團結融入民生溫度

字體:

  近年來,廣西賀州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從社區細微處精準發力,創新推行“一五一十”工作法,讓各族群眾在朝夕相處中凝聚深情;聚焦安居樂業目標,為創業者排憂解難,推動發展成果普惠共享;以法治護航基層治理,化解矛盾糾紛,全力推動各族群眾手挽手、心連心,書寫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的賀州答卷。

大鍾山公園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活動。

  八步區愛蓮社區有一支助老服務隊,謝爺爺和陳奶奶就是該服務隊重點幫扶對象。謝爺爺癱瘓在床,子女在外地工作,陳奶奶獨自照顧頗為吃力,服務隊定期上門幫老兩口打掃房間、購買生活用品。“這些孩子們對我們老兩口很上心,心裏熱乎乎的!”陳奶奶説。

  賀州市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民族團結同心圓”新思路,創新“1+1+N”工作模式,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格局。通過整合社區資源,圍繞建設文明、友愛、陽光、溫馨、和諧“五大家園”目標,提供黨務居務、政策宣傳、文體德美等“十項服務”,探索出社區民族團結“一五一十”工作法,推動各族居民在日常生活的互幫互助中加深情誼。

  “以前電動車沒地方停,現在小區建了帶充電功能的擋雨棚,再也不怕風吹日曬了!”富川瑤族自治縣立新安置點小區居民黃獻華説。

  “安居樂業”與“民族團結”已成為相互交融的時代主題,賀州推動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的實踐,正是這一主題的鮮活縮影。

  賀州市創新構建“城市基層黨建+民族團結同心圓”工作體系,以“1+1+N”模式凝聚轄區力量,推動10個城市社區黨群服務大廳實現服務全覆蓋。借助廣西政務APP等“掌上”工具,32家直屬單位的30余項便民服務實現“雲端辦”,累計為各族群眾節省辦事時間超10萬小時。“就業導游”模式持續發力,通過開展“直播帶崗”“雲端訪企”等超50場活動,幫助2000余名少數民族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在平桂區,一場以“産城融合”為引擎的安居工程如火如荼地開展。當地還開設瑤繡技藝、“非遺結繩技藝”等15個特色培訓項目,讓8000余名各族群眾在掌握技能的同時,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平桂區圍繞黃金珠寶、服裝美粧等五大新興産業,打造出“15分鐘就業圈”,提供3000多個就業崗位。瑤族搬遷戶馮梅自2020年至今在廣西玲小可珠寶有限公司擔任主管,月工資5000元左右,她“離家近,日子有盼頭!”的心聲,正是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生動寫照。

  賀州市將法治理念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中,創新“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模式,構建起市域社會治理網格聯盟,將平安建設黨員先鋒隊、“紅馬甲”夜間巡防隊等群防群治力量納入網格服務體系,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治理格局。

  在八步區太白社區,每月一次的“小院鄰議會”成為化解矛盾的重要平台。居民圍坐在一起,共商社區事務、共解鄰里糾紛;平桂區文華社區則依託“石榴籽工作室”,培養來自不同民族的“法律明白人”骨幹隊伍,以“拉家常”的方式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用“換位思考”的方法調解矛盾糾紛,累計化解矛盾63起,服務群眾4000餘人次。(何 丹)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