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後的綠植不再遮擋視線,太陽能路燈在鄉道徹夜通明,無人機在空中巡航喊話,“禮讓行人”告示標誌讓交通安全“看得見”...... 這個夏天,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五塘鎮、崑崙鎮的鄉村路口迎來 “智慧變身”,“智能改造+精準治理+全民參與”為村民織就一張 “看得清、行得穩、管得嚴” 的平安出行網。
科技 “微手術” 破解鄉村道路安全痛點
今年以來,興寧區以 “五個一” 微改造為抓手,對縣鄉道41個平交路口開展精準治理:修剪高稈綠植消除視線盲區、加裝太陽能路燈點亮夜路、設立警示標識、施劃停車觀望區、安裝智能語音提示裝置。夜幕降臨時,31個爆閃燈在事故多發路段24小時 “值守”,非接觸式防控有效彌補了農村警力短板。
此外,興寧區還為鄉村道路裝上 “反光外衣”:在012、028等縣道增設減速帶78條、太陽能路燈25盞,在波形護欄增貼高反光材料,方便雨夜行車也能清晰辨別路況。
定制服務與智能管控守護重點群體
“滴,您預約的護學出租車已到達指定位置。” 每天清晨,三塘鎮學生家長都會收到這樣的短信。針對鄉村學生出行難題,興寧區推出 “一校一策” 方案,開通31條定制公交與出租車專線,其中公交專線串聯三塘崑崙路口至大鄧村,為90名學生提供“點對點”通勤服務。“以前孩子要走1公里搭車,現在專車到村口,當家長的太放心了!”大鄧村村民陳女士説。
在崑崙大道等貨運要道,“貨車右轉必停” 成為新規則。執法人員借助南寧市公安局 “雲哨” 預警系統,向入邕貨車推送提示超1萬次,同時在裝載源頭開展 “敲窗行動”,確保每輛貨車張貼警示標語,試點路段斑馬線事故同比下降明顯。
全民參與織密 “熒光守護網”
今年以來,1532輛二輪(三輪)車、166輛麵包車穿上 “熒光外衣”,夜間可視性大幅提升。與此同時,無人機 “空中巡查 + 實時喊話”成為執法新利器。
“電影下鄉”貼片宣傳、村廣播循環播放警示案例......興寧區將交通安全知識送進1400余戶農村家庭。“現在孫子都會提醒我戴頭盔!”崑崙鎮老人黃阿婆笑着説。
閃爍的爆閃燈、智能的 “雲哨” 系統、暖心的護學專線,從路口“微改造” 到全域 “智防控”,興寧區以“小投入” 實現 “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