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口袋公園休閒娛樂設施配套齊全,綠化亮化美化景色優美;獅子山社區文體設施、路燈、道路、排水排污等基礎設施煥然一新……2024年以來,廣西崇左憑祥市人大堅持把推進民生實事項目票決製作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做深做實做細為民辦實事項目“徵集、篩選、票決、監督、評價”環節,千方百計把群眾所想所盼變成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實景。
民生實事項目一頭牽着群眾急難愁盼,一頭連着城鄉發展規劃。憑祥市人大依託“1總站4中心40聯絡站若干&&點”的代表履職平台,組織414名五級人大代表進站履職,利用“市、鎮、村、點”和136個民主議事長廊、議事亭、大榕樹議事點等多元立體的民意徵集網絡,精準收集群眾對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的意見建議。
駐站代表深入老舊小區、背街小巷開展走訪、調研、接待選民等履職活動,與居民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對候選項目的訴求,將群眾的“急難愁盼”第一時間反饋;創新運用“互聯網+民意窗”模式,借助“憑祥智慧人大”等線上代表履職平台,讓社情民意搭上“數字快車”直抵人大代表和相關職能部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徵詢意見建議,傾聽基層群眾聲音,讓民生實事項目更接地氣,切實解決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
每一個民生事實項目,都是對群眾嚮往美好生活願景的回應。憑祥市人大充分發揮各行各業代表的崗位履職優勢,將走訪調研收集的民情民意作為橋梁紐帶,從項目的可行性、預期效果、群眾滿意度等方面對候選項目進行細緻考量,切實把基層選民群眾對民生項目的急切訴求融入票決過程。從舊城改造、就業養老、道路交通到社區路燈照明、排水排污,再到國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票決制實施兩年來,市、鎮通過大會差額票決的方式,從48個候選項目中確定38個民生實事項目為正式實施的民生實事項目,真正實現“民聲定民生”,讓民生決策匯聚民智、體現民需民意。
強化監督推動民生事實項目辦實辦好,讓民生實事項目成為代表和群眾者滿意的“民心工程”。憑祥市人大建立“常委會領導成員+人大代表(委員)+選民(群眾)代表”全過程、全方位的民生事實項目辦理監督機制,確保民生事實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惠及群眾。各履職平台充分發揮駐站的414名五級人大代表在民生實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監督、支持、協調作用,積極組織五級人大代表開展民生實事項目集中(專題)視察,深入項目施工現場,詳細了解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督促整改。同時組織人大代表對民生項目完成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着力讓項目從票決到落地“開花結果”的過程“看得見、摸得着”。2024年,經代表票決的23項民生實事項目高標準建成落地。
“憑祥市人大積極探索實施“望聞問切”監督工作法,讓群眾和代表深度參與到民生實事的全過程,全力推動民生願景變成群眾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實景。”憑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覃志雄介紹,此舉旨在讓邊境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黃聰 梁善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