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崛起的中國南方沿海城市-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6/07 09:44:18
來源:玉林日報

玉林:新崛起的中國南方沿海城市

字體:

  原標題:玉林:新崛起的中國南方沿海城市

  玉林海港碼頭建成開港,玉林實現了從內陸城市到沿海城市的華麗轉身。 (劉宇鵬 攝)

  碧波蕩漾的北部灣畔,“玉林海港碼頭”六個大字熠熠生輝。一聲嘹亮的汽笛劃破長空,滿載的巨輪從這裡昂首起航,駛向深藍。

  2025年初夏,站在玉林海港碼頭眺望,12&門機巍然矗立,如同鋼鐵衛士守護港灣,貨輪破開蔚藍海面,留下道道白浪。13公里外的玉林龍潭臨港産業園區,華創新材的銅箔生産線高效運轉,薄如蟬翼的萬米卷箔飛速流轉,猶如書寫向海圖強的史詩卷軸。

  這裡曾上演中國沿海城市發展史上罕見的突圍戰——玉林,一個距海僅2公里卻“近海不沿海”的內陸城市,用“借地建港”的創新壯舉,在北海市域內建起自己的海港碼頭,由內陸城市華麗轉身成為沿海城市。2023年12月28日,當第一艘貨輪穩穩停靠在玉林海港碼頭,744萬玉林人民跨越千年的向海夢想,終於照進現實!

  如今的玉林,猶如一隻“金鳳凰”,正乘着向海圖強的東風,展翅高飛、逐夢深藍。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近年來,玉林市主動服務融入國家、自治區重大發展戰略,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全力打好“玉商牌”“海洋牌”“運河牌”“玉僑牌”“科技牌”,大力發展向海經濟,成功入選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獲列為平陸運河經濟帶核心城市、廣西向海經濟拓展區,從內陸城市躍升為廣西第四個沿海城市、中國南方沿海城市。

  玉林的向海圖強之路,不僅重塑了自身的發展基因,更為渴望突破的內陸城市提供了寶貴啟示:無海?那就借海!無港?那就造港!無路?那就開路!向海而生,其命必新!

  借地建港,由內陸城市躍升為廣西第四個沿海城市、中國南方沿海城市

  玉林地處桂東南,毗鄰粵港澳,前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兩灣”聯動發展的重要支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物流節點城市。玉林南端的博白縣龍潭鎮,距海最近處僅2公里左右,但由於行政區劃的限制,近海無港口,臨海不沿海,玉林人只能“望海興嘆”。

  通江達海,一直是玉林人的夢想。幾公里的地理阻隔,根本擋不住玉林人邁向大海的步伐。

  在自治區的大力支持下,玉林市委、市政府敢闖敢試敢為先,以非凡的膽識“借地建港”,聯手北海市、北部灣港務集團,在北海鐵山港東岸,建設玉林海港碼頭。這是廣西乃至全國近海不沿海城市向海發展的一個創新性舉措。

  玉林海港碼頭位於北海合浦縣白沙鎮欖根村近岸海域,共建設2個10萬噸級泊位、3個5000噸級通用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745萬噸。

  經過8年艱苦奮戰,2023年12月28日,玉林海港碼頭建成開港,玉林乃至桂東南出海通道成功打通。這一刻,玉林真正擁海入懷,開啟了向海圖強的新時代。

  玉林海港碼頭開港至今年5月,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27.11萬噸。其中,今年1至5月,碼頭貨物吞吐量累計達80.79萬噸,同比增長145.09%。

  “玉林海港碼頭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點項目工程和自治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利於變區位優勢為發展勝勢,打造通江達海、陸海聯動的出海立體交通大網絡,進一步增進玉林與北海優勢互補、共贏發展,更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為北部灣經濟區加快發展提供新動能。”北部灣港集團旗下廣西鐵山東岸碼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海祥説。

  2024年9月30日,玉林艦首次停靠玉林海港碼頭,線上線下超100萬人次參與“城艦共建·向海圖強”活動,再次點燃了744萬玉林人民逐夢深藍的澎湃豪情。玉林艦“回家”,不僅是地理回歸,更是玉林人向海圖強的精神“啟航”。

  這艘以“玉林”命名的戰艦歸航之時,正是玉林向海圖強戰略藍圖化為壯闊實景的生動寫照——從“造海港”破題,到推進“修機場”“通高鐵”,三大工程並舉共進。過去數年來,玉林始終秉持向海圖強、向海而興的發展理念,持續推進“修機場、造海港、通高鐵”三件大事圓滿收官,全力構建陸海聯動、通江聯河達海的出海立體交通大網絡,向海圖強的戰略不斷升級!

  如今,隨着玉林福綿機場開通國內主要城市航線、玉林海港碼頭建成開港、南玉高鐵建成通車,玉林通江聯河達海的立體交通網絡已然成型,正加速崛起成為通達兩灣、面向東盟的樞紐之城、通衢要地。

  揚帆啟新程,向海立潮頭!玉林並不滿足於既有成就,而是立足新發展階段,乘勢而上,大手筆擘畫“聯運河、織水網、建樞紐”新三件大事宏偉藍圖。2025年4月23日,玉林市召開動員部署會,正式吹響新三件大事攻堅號角。玉林市委書記王琛在會上強調,玉林作為中國南方一個沿海臨港城市,推進“聯運河、織水網、建樞紐”新三件大事,是貫徹落實國家戰略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玉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是玉林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戰略支點,是提升玉林人民幸福指數的“連心”工程。

  “聯運河”通江達海:奮力建設平陸運河經濟帶核心城市,推動玉北欽防一體化發展,加強與貴港、崇左等周邊城市合作,構建鐵路港、公路港、海港、空港、河港五位一體港口物流體系。

  “織水網”澤潤四方:爭創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全力推進骨幹水網工程“聯網、補網、強鏈”,促進水網融合共生,繪就“伏波三江美玉林”的生態畫卷。

  “建樞紐”聯動八方:加快建設聯接兩廣、聯動粵港澳大灣區與北部灣經濟區的桂東南綜合交通樞紐。持續打通出省大通道,暢通城市“微循環”,構建現代化物流體系,讓玉林樞紐地位節節攀升。

  隨着海港吞吐量攀升、聯運河藍圖鋪展、樞紐網絡織密,玉林正從“借海發展”走向“向海圖強”,全力書寫南方沿海城市強勢崛起的“玉林範式”。

  向海圖強,千億臨港産業濱海新城傲然崛起

  産業,是向海圖強的堅實脊梁。當玉林海港碼頭的汽笛聲劃破北部灣的碧空,與其毗鄰的玉林龍潭臨港産業園區,正以“港”為核、以“産”為骨、以“城”為形,磅礡繪就港産城融合發展的壯美圖景。

  踏足園區,一座現代化濱海新城的輪廓清晰可見,活力澎湃。環繞園區的松鐵、玉鐵、浦清、南湛四條高速公路,如同縱橫交錯的鋼鐵動脈;而通向玉林海港碼頭的龍騰路,恰似一條蓄勢騰飛的巨龍,牽引着玉林向海圖強的鏗鏘步伐……陸海聯動的立體出海交通網絡,如同新鮮血液在鋼鐵動脈中奔涌,為這座濱海新城的茁壯成長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園區內現代化廠房鱗次櫛比,周邊商業配套日臻完善。大型超市、銀行網點、商務酒店、文化娛樂設施、特色餐飲以及拔地而起的商住小區,正源源不斷地匯聚着人氣與商機。産業蓬勃、風光旖旎、宜居宜業——一座生機盎然的生態濱海新城,正從昔日的灘塗上強勢崛起。

  作為玉林向海圖強的前沿陣地,龍潭臨港産業園區承載着城市向海而興的戰略布局。玉林市加強陸海統籌,於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高起點擘畫臨港産業藍圖,持續優化園區承載功能和營商環境。玉林市委書記王琛、市長張惠強率隊赴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地精準招商,大力吸引上下游企業,全力培育和延伸向海産業鏈,澎湃發展新質生産力。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銀億集團、柳鋼集團等産業巨頭競相搶灘,華友控股更攜旗艦項目重磅落子。産業龍頭加速匯聚,澎湃動能不斷積蓄,從灘塗起步,向千億進發。三大臨港産業集群在這裡加速聚變、強勢崛起,已然成為廣西沿海版圖上噴薄而出、光芒四射的嶄新增長極!

  走進廣西華創新材銅箔有限公司的無塵車間,一台&&箔一體機平穩運轉,卷軸緩緩轉動間,一張張薄如蟬翼、光亮如鏡的銅箔被徐徐“吐”出,漸次成卷。

  “廣西第一張鋰電銅箔就出自這裡!”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竇貴榮自豪地介紹,2024年公司多項經濟技術指標實現行業領先,成為國內多家動力電池頭部企業核心供應商,産量較2023年同比增長約15%。2024年位列廣西製造企業100強第63位,並榮獲2024年廣西智能工廠示範企業。

  “玉林海港碼頭開航,為公司的銅箔原料供應從碼頭上岸、産品從碼頭出海以及建設海外銅箔生産基地提供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海運服務。”竇貴榮如是説。

  華創銅箔項目,是總投資高達1300億元的華友鋰電新能源材料一體化産業基地項目的“先鋒軍”。

  華友鋰電項目是玉林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規劃用地1.7萬畝,項目不僅涵蓋磷酸鐵鋰、銅箔等核心材料生産,還配套建設公共設施和科創中心,目標直指“世界鋰電材料看中國,中國鋰電材料看廣西看玉林”的宏偉藍圖。

  面對如此巨艦啟航,玉林舉全市之力,以“媽媽式”服務,全力破解項目推進中的用電、用地、融資等要素瓶頸。

  “荒山建園,從零起步,短短3年多時間,華友鋰電項目一期9個子項目全部投産,二期鋰鹽、電解鎳、廢舊鐵鋰電池回收等項目實現産品下線。” 玉林龍潭臨港産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林博亮細數着令人振奮的進展,“2024年華友公司工業産值超200億元;2025年有望突破300億元,成為玉林市首家工業産值突破300億元的企業!”

  在龍潭這片向海而生的熱土上,一座承載全球視野的世界級鋰電製造小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拔節生長、勢不可擋!

  驅動這座濱海新城強勢崛起的核心引擎,正是新能源電池材料、不銹鋼新材料、銅基材新材料三大千億級臨港産業。它們如開足馬力的三駕馬車,拉動區域經濟一路疾馳——

  新能源材料及應用産業鏈:龍頭昂首,引擎轟鳴!華友、銀億、宸宇等領軍企業,正牽引産業全速前進。

  不銹鋼精深加工産業鏈:根基如磐,鍛鑄脊梁!柳鋼中金、金凱鑫、全航不銹鋼等骨幹力量,鑄就産業堅實底盤。

  銅基材精深加工産業鏈:聚焦尖端,蓄勢騰飛!玉銅、華創銅箔等企業深耕高精尖領域,噴薄無限潛能。

  三鏈同頻共振,奏響臨港産業最強交響曲! 2024年,玉林龍潭臨港産業園區交出里程碑答卷:規上工業總産值強勢突破300億元大關,達300.3億元,同比激增45.01%!

  奮進的鼓點,在2025年開年便擂得更加激昂!一季度,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飆升至102.24億元——這幾乎相當於3年前全年的生産總和! 同比增速高達53.73%,領跑廣西全區同類園區,領先第二名25個百分點!

  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已是園區連續第9個季度保持30%以上的高速奔跑!外貿進出口表現更是“燃爆”,總額達37.57億元,同比飆升890.6%,同樣摘得全區桂冠!

  龍潭臨港産業園區三大千億産業的強勢崛起,是玉林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的生動答卷,是構建以陸帶海、以海促陸、陸海聯動、協同發展新格局,全力推動向海圖強戰略結出的豐碩果實,更是臨港産業從藍圖走向現實、由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壯麗實踐。

  開放發展,打造廣西向海圖強新的增長極

  玉林海港碼頭,汽笛聲劃破長空,滿載集裝箱的巨輪駛向深藍。海浪拍打船舷的轟鳴,恰似這座城市向海圖強的澎湃引擎,牽引着“玉林製造”在全球貿易的驚濤駭浪中闖出新天地。

  當全球貿易籠罩着關稅壁壘的陰雲,“玉林製造”卻在第137屆廣交會上逆勢突圍——91家企業拿下203個展位,進一步拓展了東盟、非洲、歐盟、中東等非美國際市場。

  外貿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向海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今年以來,玉林市積極組織東雲農業、利能貿易、仲禮陶瓷、南方黑芝麻等企業,赴阿聯酋、馬來西亞、越南、老撾等參加經貿活動,協助企業拓展新興市場。在中國(廣西)—老撾經貿合作對接會上進行玉林香料産業推介,廣西東雲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與老撾ALO貿易有限公司簽訂了中老水果(百香果)跨境電商合作協議……

  這一張張亮麗的“出海成績單”,背後是玉林市全力揚起的“開放風帆”。

  玉林市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關於持續推進“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的決策部署,用好玉商、僑商資源優勢,積極開展“百展千企”拓市場行動。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的重要配套展會——藥博會、玉博會、香博會等專業展會,組織企業征戰國內外知名展會,全面拓展貿易國際合作空間,推動玉商出海、玉品出海、玉企出海加速成勢。

  玉林有在外經商務工人員160多萬、海外僑胞220多萬,數量均居廣西之最。2024年初,玉林市委六屆五次全會明確“以僑為橋、推進玉品出海”路徑。玉林市委書記王琛率團赴港澳開展鄉情聯誼和招商推介,向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推介玉林、講好玉林故事,大力推動“玉品出海”。玉林市委、市政府印發專項文件,建立綜合協調、項目對接、政策指導等五大聯動機制,繪製“玉品出海”路線圖,從市場拓展到政策扶持、服務保障,形成全鏈條頂層設計。

  2024年5月,一場跨越12國的“玉品出海”授旗儀式在玉林啟動。玉林市僑商會駐柬埔寨、緬甸等6國商貿聯絡中心揭牌,21家“玉品出海”領航企業接過旗幟。這場被海外鄉親稱為“遠征深藍的起航禮”,架起了玉林企業與海外僑胞僑企溝通的橋梁,開啟了“玉品出海”的新征程,按下了“玉品出海”的快進鍵。

  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玉林市多部門協同提供“媽媽式”服務,通過政策指導、合規培訓、實地對接等多維賦能,竭盡全力為企業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

  血脈相連的僑鄉情,是玉林向海圖強的獨特紐帶。玉林深諳“僑”力量,精心編織全球玉商網絡。全球玉商發展大會、海外華僑華人玉林懇親大會,成為召喚游子的強音。

  向海圖強産生了澎湃的産業拉動力,帶動了玉商、僑商回歸。2024年10月,玉商回歸産業園僑商創業園(北流)破土動工,一個集研發、生産、貿易於一體的僑商創新創業高地正在崛起。“通過‘以僑引僑、以僑引外’,我們全力助力構建‘研發在海外、生産在玉林、市場在全球’的開放新格局。”自治區僑聯兼職副主席、玉林市僑聯主席楊志光説。2025年初,投資超10億元的中國-東盟中藥材香料(老撾·萬象)加工集散中心項目成功啟動,正是這一戰略結出的碩果。

  面對國際貿易風浪,玉林深知“獨行快,眾行遠”。在東盟這片熱土上,玉林企業抱團出海的步伐鏗鏘有力——龍潭臨港産業園區與印尼波馬拉工業園攜手打造“兩國雙園”,為跨境産業鏈協作夯下堅實基樁;陸川縣坤元服飾公司重點深耕東盟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為馬來西亞客戶量身定制了校服系列,成功開拓東南亞市場。

  多元布局的戰略成效斐然:今年一季度,玉林對東盟貿易額猛增539.1%,“一帶一路”市場勁增340.5%,RCEP成員國貿易飆升528.8%。“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的智慧,讓玉林外貿底盤更穩、活力更足。

  日益堅實的開放平台,為玉林外貿保駕護航:廣西首個海外綜合館——容縣特色産品馬來西亞展示中心矗立南洋;柬埔寨、緬甸等8個商貿聯絡中心及海外倉織就全球網絡;玉林保稅物流中心(B型)、鐵路口岸、國際陸港加速建設,貿易便利化水平節節攀升。

  此刻,玉林海港碼頭再傳捷報:1—2號及南1—3號泊位正式通過自治區級對外開放驗收!巨輪裝卸的不僅是貨物,更是平陸運河經濟帶的未來——超60%工程建設用車裝配玉柴發動機,興業海螺10萬噸水泥築入運河主體,鋼鐵與水泥的融合,正是玉林向海圖強最堅實的注腳。

  2024年,玉林市外貿進出口171.9億元,同比增長149%,增速連續兩年保持全區第一。其中,“玉品出海”開拓國家地區已達160個,出口突破80億元。2025年一季度,外貿進出口增長285.3%,增速保持全區第一;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602.4%,佔廣西全區總值比重增至25.5%。

  這組數字,不僅是玉林向海圖強最有力的印證,更是玉林以“多元市場開拓+加工貿易升級+僑力全球織網”組合拳重塑開放格局,全力打造廣西向海經濟新增長極的壯闊征程!

  潮涌北部灣,風勁好揚帆。玉林以“玉品”為矛,刺破國際市場壁壘;以“玉商、僑商”為橋,鏈動全球玉商、僑力資源;以“玉企”為艦,深耕東盟廣袤藍海。從“借地建港”的破冰之舉,到千億級臨港産業集群的崛起,再到“東盟走廊”的恢弘布局,一條高水平開放的新路在向海征程上清晰延伸。當貨輪的汽笛再次劃破長空,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正以弄潮兒的姿態,在新時代的澎湃浪潮中全速前進,駛向更深、更藍、更廣闊的未來!(玉林日報記者 韋青林)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