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鏈東盟 智啟未來——廣西組團參加第二十一屆文博會側記
壯醫瑤藥、繡球盲盒、“文學桂軍”系列叢書、原創動漫形象“靈柒柒”、五菱無人駕駛觀光車、AIGC生成的柬埔寨特色微短劇……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上,廣西展館以“文鏈東盟 智啟未來”為主題,驚艷亮相。展館內,非遺技藝與前沿科技交相輝映,民族風情與國際視野深度融合,為觀眾和客商呈上一場極具民族特色與時代氣息的文化盛宴,也為中國—東盟文化産業合作搭建起堅實橋梁。
多彩八桂,盡顯文化底蘊
踏入廣西展館,仿佛走進了一幅絢麗的八桂風情畫。展館頂部由146塊藍綠色亞克力構成的波浪造型,如靈動的海浪,展現出廣西向海圖強的開放胸懷,寓意着中國—東盟海洋文明的交融共生。“八桂山水長卷”飄帶展墻,則將廣西14個設區市的絕美風光串聯起來,觀眾漫步其中,宛如在山水畫卷中暢游。
非遺文創展區是展館的一大亮點。壯錦紋樣冰箱貼、繡球主題盲盒、原創民族紋樣筆記本、特色手提袋等充滿民族風情的文創産品,與圓潤光澤的南珠飾品、蠶絲文創、香雲紗製品等相映成輝,令觀眾駐足流連、愛不釋手。河南客商蔣秀菊感慨:“在這裡,廣西非遺與現代設計完美融合,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苗族服飾精緻的圖案、絢麗的色彩,吸引着眾多參觀者前來欣賞。境外採購商對其中一套苗族服飾讚不絕口:“這套服飾很有特色,很漂亮!”
壯醫瑤藥問診&前,老中醫耐心地為觀眾講解瑤浴、艾灸等傳統康養知識。湖北參展商李水體驗壯藥錘後,對傳統醫學的神奇讚嘆不已。
在文化藝術視聽産業展區,桂林象鼻山輪廓展墻獨具匠心,充滿山水韻味。“文學桂軍”數字化成果、精品出版圖書有序陳列,工作人員熱情介紹着每一本書背後的廣西文化故事。大屏幕上,《秀美人生》《留學生公寓》等視聽佳作輪番播放,讓觀眾領略廣西的文藝風采。
廣西動漫新力量也在展館中大放異彩。原創動漫形象“靈柒柒”、天美獅、數位貓、騎靈少女等熱門IP,以及動畫片《海豚幫幫號》系列周邊産品,實現了從平面到立體、從虛擬到現實的生動轉化,吸引了眾多動漫愛好者的目光。
此外,廣西民族樂團與新生代梢麗組合的演出,將傳統與現代音樂巧妙融合,美妙的旋律回蕩在展館內,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科技賦能,開啟文旅新篇
科技元素的深度融入,讓廣西展館充滿未來感。AI電子吉他、無人駕駛觀光車、水上智能沖浪板、智能雲台等多項科技産品,讓觀眾體驗到未來文旅的無限可能。
無人駕駛觀光車外觀充滿未來感,憑藉360°無死角感知與厘米級精度定位功能,為景區出行提供了全新方案。四川客商李銘體驗後説:“坐在它上面,既能輕鬆賞景,又能感受智能科技,新奇!”
AI電子吉他更是打破了音樂創作的門檻。桂林智神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孫志滔演示道:“開啟智能模式,零基礎小白也能一分鐘上手,享受彈奏樂趣。”這項創新技術,讓音樂創作變得更加簡單。
柳州五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立式動力沖浪板和電動沖浪板,可在江河湖海自由馳騁,為水上運動愛好者帶來全新體驗,吸引了來自廣東、山東等地客商,以及保加利亞等境外採購商前來洽談合作。
從陸地到水面,廣西展館以“文化傳承·科技賦能”為理念,借助數字技術與智能硬體,推動“科技+文化+生態”深度融合,讓觀眾感受到科技為文旅産業帶來的巨大變革。
交流合作,搭建文化橋梁
作為中國—東盟文化交流的前沿和窗口,我區在文博會上充分發揮“文化連接器”的作用,積極推動與東盟的文化交流合作。
在現場,觀眾輕觸屏幕,就進入到“短劇嗨看”的多語種交互界面,沉浸式體驗首部AIGC智能體創作的柬埔寨特色微短劇等。福建觀眾何柳柳讚嘆:“這種創新的文化呈現方式,打破了語言與地域的壁壘,讓文化交流像刷短視頻一樣更加生動有趣。”
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展項通過視頻動態演示、圖文展板展示等形式,全方位呈現了我區與國內外企業在文化、旅游等領域的科技合作成果。
“中國—東盟AIGC智能體項目”打造全流程數字文化生産集群,實現文化創作的智能化升級;“智能數據標注與創新應用基地”攜手多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數據訓練,夯實數字經濟發展根基;“中國—東盟跨境電商大模型”借助數字人直播系統,精準對接直播電商需求,為經貿交流注入新活力。
此外,東盟影視譯製平台、中國—東盟視聽周成果展等特色內容,更讓廣西成為中國與東盟文化互鑒的重要樞紐。
這些成果得到了眾多客商的高度評價,認為這為企業發展開闢了新賽道,未來合作空間不可限量。
展會期間,廣西舉行重點文化産業項目簽約儀式,8家企業現場達成深度合作,簽約金額達5.3億元,涵蓋産業投資、技術研發等領域。(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伍永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