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粵桂協作機制引領下,深圳市寶安區與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緊密協作,錨定粵桂東西部協作工作持續走在全國前列目標,聚引幫扶資源,創新工作抓手,聚焦特色産業提升、産業集群打造、消費幫扶助農增收、勞務協作提升“四項行動”,助力大化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
精準實施資金項目,夯實發展基礎。2024年,統籌使用廣東財政援助資金4600萬元,實施“兩村兩校兩園”等重點協作項目10個,實現項目高質高效完工率、産業項目確權率、分紅兌現率三個100%。其中,6個産業項目兌現分紅28.88萬元。寶安區投入社會幫扶資金200萬元,聚焦民生堵點痛點,在鄉鎮實施飲水供水、教育衞生等民生工程。此外,還共建城西産業園等4個園區,發放産業補貼128.39萬元,園區引進賽龍電子等12家東部企業,大化新增東部投産企業16家,到位投資3.31億元。
構建特色産業體系,激發縣域動能。大化持續發展縣域産業,建成粵桂協作七百弄雞現代農業産業園及2個田園綜合體,培育國家級生態農場2個,打造272個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持續推進文旅振興,推動岩灘美女峰摘星營地、貢川“情人灣•遇見拾光”等網紅旅游項目。2024年,成功承辦河池市第三屆文旅發展大會,“活力瑤鄉 山水大化”特色旅游IP魅力充分展現。創新消費幫扶模式,建立4個農産品直供基地,累計獲得大化白玉薯等9個“圳品”認證,實現粵桂消費幫扶銷售額1.07億元。寶安&&專項政策,對採購企業發放補貼,有效拓寬特色農産品銷售渠道。
創新就業服務模式,拓寬增收路徑。積極探索兩地就業協作新模式新路徑,寶安區人力資源局開發“寶就業”AI服務平台,構建技能培訓、法律諮詢等全鏈條服務體系,給予大化群眾全方位就業支持;投入26萬元打造粵桂勞務工作站,培育“大化電焊工”勞務品牌,援建幫扶車間20個,帶動1185人就地就業。2024年,大化新增赴粵就業792人,同比增長8%;省內就業454人,同比增長5%。深化政校企合作,西鄉街道組織14家企業赴大化職業技術學校開展校企對接會,簽訂西鄉·大化勞務協作人力資源合作計劃,利用粵桂協作資金輸送58名學生赴深就讀職校,資助83名脫貧生入讀大化職校東西部協作班,實現“桂才粵送、西培東用”。
凝聚社會幫扶合力,提升民生福祉。寶安區動員社會捐贈款物1179.12萬元,其中新安、西鄉和航城街道等單位籌措307.22萬元,在大化46個原深度貧困村實施“我在廣西有個園”庭院經濟項目,經驗入選國家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並獲自治區表揚推廣。寶安區婦聯投入36萬元在大化拿銀社區創新打造兩省區共建婦女兒童之家;寶安區殘聯定向捐贈35萬元實施大化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大化高中2024年本科上線率提升7.95%。2025年,大化職業技術學校11名學生考上職教高考本科線,較上一年增長175%;在2025年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斬獲1金3銀5銅,位列14所自治區組團式幫扶學校榜首。
深化人才雙向交流,增強內生動力。持續推動教育醫療人才互動,大化職業技術學校組團式幫扶團隊榮獲2024年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技術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醫療領域推廣髓內釘治療等新技術,婦幼系統實現跨省護理疑難病例遠程會診。持續推進大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六大中心”建設,不斷提升縣域醫療水平,大化人民醫院骨科診療能力顯著增強,大化婦幼保健院護理個案獲得國際專科護士大會優秀評價。(陸榮斌 韋沛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