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破陳規、樹新風 鄉村振興“活”起來-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5/24 17:07:56
來源:北海市委宣傳部

北海:破陳規、樹新風 鄉村振興“活”起來

字體:

  鄉村振興,鄉風為基。在廣西北海市,一場從群眾需求出發的移風易俗實踐,正悄然改變着鄉村面貌。

海城區赤西村村容村貌航拍圖。

  移風易俗如何推進?北海給出的答案是“群眾的事群眾説了算”。合浦縣構建縣、鎮、村三級聯動體系,組織村民代表、村幹部和威望人士圍坐一堂,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後制定《合浦縣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方案》。這些源於民意的新規,因貼近實際、合乎民心,很快成為村民自覺遵守的準則。

  海城區以廣西“五個統一”工作法為基礎,鼓勵各村因地制宜細化標準。通過村民大會反復討論,提倡彩禮不超3萬元、宴請單方不超10桌等具體要求,黨員幹部帶頭簽訂承諾書,用行動帶動群眾參與。銀海區各村更顯熱鬧,村民在榕樹下、文化室裏,將彩禮上限、酒席規模、隨禮標準等內容逐條寫入村規民約。鐵山港區則先在掃管龍村等試點,根據村民反饋優化“五個統一”工作法,再逐步推廣,確保新規矩既接地氣又能長效執行。

北海市鐵山港區南康鎮秋風塘村委簡屋村組織群眾開展議事。

  北海把移風易俗作為為民減負的民生工程。過去,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讓不少家庭不堪重負。如今,北海市&&《北海市文明行為促進辦法》,將移風易俗納入群眾文明日常行為規範和村規民約,網格員常態化巡查,及時勸導不文明現象。

  養老服務同步升級,5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281個幸福院投入使用,讓農村老人安享晚年,厚養薄葬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婚禮形式推陳出新,濱海集體婚禮、公交車主題婚禮既保留喜慶氛圍又節省開支。近年來,北海市婚嫁彩禮從平均十幾萬元降至5萬以下,隨禮禮金從平均1000元降至300元以下,白事操辦時間由平均3天縮減到1天;《北海市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減免實施辦法》實施後,累計為1.5萬戶家庭減免費用達1900多萬元。

市民使用公交車舉辦婚禮,既保留喜慶氛圍又節省開支。

  移風易俗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合浦縣印發3萬份宣傳手冊,開設新媒體專欄、製作短視頻,聯合餐飲企業推出節儉套餐,引導婚介機構宣傳新風;各村設立紅白事服務中心,由紅白理事會全程操辦,既規範流程又節省開支。

  銀海區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宣傳部門負責氛圍營造,民政部門優化婚姻登記服務,婦聯開展家風評選,團委組織青年活動,各部門分工協作、形成合力。鐵山港區依託紅白理事會統一辦事標準,通過大喇叭、宣傳欄高頻次宣傳,讓新風家喻戶曉。

  如今在北海,文明鄉風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總江村發展庭院經濟,村民利用空閒庭院種植“胭脂紅”番石榴等花卉果木增收致富;赤西村通過“農文旅學”融合,從曾經的貧困村發展為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破百萬元的富裕村;流下村憑藉文旅資源,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合浦縣的“合唱新風”活動、海城區的特色實踐、銀海區的陋習整治、鐵山港區的長效管理……這些生動實踐充分證明,只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動群眾共建共治,文明新風就能扎根鄉土,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陳慧 卜春鵬)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