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走進廣西協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産線火力全開,精美的瓷磚從流水線上源源不斷産出。該公司經理助理謝志明介紹,目前公司已建成4條智能化生産線,全線配套智能化設備率達80%以上。
廣西協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智能化生産線是廣西藤縣陶瓷企業“智造+綠能”雙輪驅動助推“換道超車”的縮影。近年來,藤縣以“數智化+綠色化”雙引擎驅動産業升級,通過技術革新、集群發展路徑,打造陶瓷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藤縣樣本”。1至4月,藤縣陶瓷産業産值實現超35億元。
亮眼的成績單離不開數智化賦能。藤縣中和陶瓷産業園區各陶瓷産業正加速向“黑燈工廠”邁進,建成40余條現代化生産線,日産達136萬平方米。蒙娜麗莎集團廣西基地積極打造廣西智能製造標杆企業項目,項目將廠區主要智能化生産設備與基於建陶行業的生産管理系統高度集成應用,實現關鍵設備數控化率98%,生産效率提升25%,運營成本下降10%,節約了大量的生産資源和管理成本,達到降本增效。廣西協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光衡工業全自動智能分選系統,AI識別瓷磚缺陷正確率達99.5%,處理速度達2000件/小時,較人工檢測提升了40倍,用工成本減少25%。
藤縣還加快綠色化轉型,構建低碳産業生態,助推陶瓷企業“換道超車”。緊抓“雙碳”目標引領産業升級,建成全國陶瓷産區光伏發電矩陣。蒙娜麗莎85兆瓦光伏項目年發電量超8100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27萬噸;歐神諾、協進等9家陶瓷企業屋面光伏總面積達253萬平方米,年發電量達2.5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標準煤消耗8萬噸。園區還建成LNG應急調峰儲備站,鋪設供氣管道超7000米,推動陶瓷企業清潔能源應用。通過“光伏+天然氣”雙輪驅動,園區單位産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28%,成為廣西首批全國清潔生産審核創新試點園區。
此外,藤縣注重構建“原料—生産—銷售—物流”全産業鏈生態,重視集群化發展,打造全産業鏈競爭力。依託6.7億噸高嶺土儲量優勢,吸引釉料、模具、包裝等配套企業入駐,本地配套率達85%。中和陶瓷交易中心引入智能化倉儲系統,産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數智化是骨骼,綠色化是血液。”藤縣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江耿&&,下一步將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産業協作,推動陶瓷産業向藝術陶瓷、功能陶瓷等高端領域延伸,讓“南國新陶都”的金字招牌更加閃亮。(黃群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