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蘭縣加強粵桂勞務協作力度,着力打造陽光助殘品牌、建立助殘就業基地,助力殘疾人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書寫了“平等共享、自強自立”的動人篇章。
為深化粵桂勞務協作機制,東蘭縣&&《粵桂協作助殘就業基地認定工作方案》,明確基地認定範圍與標準。廣西河豐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粵桂協作助殘就業基地的典範,創新採用“龍頭企業+基地”模式,為殘疾人量身定制文員、種植、倉儲等多樣化崗位。2021年以來,基地累計安置殘疾人就業186人,目前在崗110人,佔企業職工總數的32%。殘疾員工通過定向培訓,月均收入達3000元,年增收超3萬元,實現了從“被幫扶者”向“社會貢獻者”的轉變。
粵桂協作資金累計投入5610萬元建設中草藥園區,助力河豐藥業延伸産業鏈,增強帶動就業能力。基地還依託廣東産業技術優勢,推動藥食同源産品研發和特色手工藝品市場化,為殘疾人增收開闢新路徑。
東蘭縣堅持“扶志”與“扶智”並舉,依託粵桂勞務協作積極開展養老護理、中式烹調、縫紉等職業技能培訓及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2024年至今參訓殘疾人達687人次。通過“訂單式培訓”,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幫助64名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成功就業。
在公益崗位兜底保障方面,2024年至今,東蘭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殘疾人283人,粵桂協作就業幫扶車間帶動殘疾人就業119人,涵蓋保潔員、道路維護員等崗位,讓困難群體實現“家門口”就業。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