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瑤山90年蝶變 重走費孝通田野調查路-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05/13 09:03:56
來源:廣西日報

感受大瑤山90年蝶變 重走費孝通田野調查路

字體:

原標題:感受大瑤山90年蝶變 重走費孝通田野調查路

  近日,“大瑤山90年蝶變”學術交流活動在來賓市舉辦,80余名高校專家學者、有關研究人員及嘉賓重走費孝通田野調查路,探索邊疆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活動中,與會嘉賓和專家學者深入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六巷屯、六巷鄉下古陳屯,實地參觀了費孝通寓所、費孝通大瑤山調查故址等地,追尋費孝通先生在金秀大瑤山開展田野調查的足跡,感悟他&&瑤山、學術報國、志在富民的愛國情懷。隨後,與會嘉賓和專家學者還深入金秀鎮奮戰瑤寨、金秀瑤族博物館、金秀瑤醫藥博物館等地,現場感受瑤族民俗風情,探秘瑤族文化魅力。

  90年前,年僅25歲的費孝通和新婚妻子王同惠深入大瑤山開啟最初的田野調查。在這裡,費孝通和王同惠懷着求知的渴望相攜而行。從1935年第一次訪問大瑤山開始,費孝通先後五上金秀大瑤山,寫下《桂行通訊》《花藍瑤社會組織》《四十三年後重訪大瑤山》《四上瑤山》《盤村瑤族·序》《瑤山調查五十年》等具有影響力的文獻,為大瑤山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獨到見解,提出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為研究我國民族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

  與會人員認真聆聽費孝通先生到大瑤山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事跡介紹,切身感受金秀的發展變化,紛紛被費孝通先生一生為大瑤山奔走呼籲、傾注心血的故事深深感動。

  “費孝通先生在大瑤山的調查研究,提出了很多值得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所關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發現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實。”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王延中認為。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羅彩娟&&,重走費孝通之路,挖掘和總結金秀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的經驗,對助力廣西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具有重要意義,並為大瑤山再創輝煌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李晟、何明華 通訊員黃憲)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