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滿城螺螄粉;柳州,不止螺螄粉。
從柳江畔“市井炊煙”到百億産值“國民美食”的驚奇蝶變,柳州螺螄粉已然成為農産品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代表。如何借鑒柳州螺螄粉的成功模式大力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帶動更多“柳州螺螄粉”的裂變擴容,柳州正在行動。
“四重密碼”解鎖産業奇蹟
4月26日,一場重磅會議——柳州螺螄粉産業(農産品精深加工)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柳州舉行。會議不僅吸引了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360人參加,還重磅公開了柳州螺螄粉從“小米粉”向“大産業”的成功模式——工業化理念、産業鏈集群、大網絡運營、現象級品牌,這“四重密碼”共同解鎖了柳州螺螄粉的産業奇蹟。

柳州螺螄粉産業(農産品精深加工)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
正如會議主題宣傳片提到:“我們堅持工業化理念、産業鏈集群、大網絡運營、現象級品牌重塑價值鏈:‘抓兩頭,強中間’。一頭抓好種和養,主要原材料穩定供應和質量安全,另一頭抓好銷售,拓寬銷售渠道,‘強中間’進一步優化和增強農産品生産加工環節,提高産品競爭力。‘農旅工’聯動,萬畝原材料基地托起鄉村振興。”
2024年,柳州螺螄粉全産業鏈銷售收入為759.6億元,同比增長13.4%,品牌價值達125.59億元,帶動超過30萬人就業。

在螺霸王洛維螺螄粉産業園,工人們正在生産車間內生産、包裝螺螄粉。(資料圖 全媒體記者 覃科 攝)
密碼的解開,備受各方關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蔡永峰感嘆道:“柳州螺螄粉的崛起,是工業化思維與傳統文化碰撞的火花,是標準引領與市場創新的完美結合,更是中國食品工業從‘製造’向‘智造’轉型的縮影。”
“柳州螺螄粉産業在一二三産深度融合上所取得的成就,讓我深受觸動。”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福陽參加柳州螺螄粉産業(農産品精深加工)高質量發展大會後&&,它不僅是一個産業的成功範例,更是鄉村振興戰略在地方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助推農産品精深加工發展
一碗粉造就的百億産業,仍有“寶藏”等待挖掘。以柳州螺螄粉為代表的農産品精深加工,蘊含着多樣可能,企業、行業等多方正匯集智慧與力量,助推柳州農産品精深加工高質量發展。

嘉賓在廣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參觀打卡。
“我們將通過與中國一鄉一品産業促進計劃的結合,為柳州螺螄粉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張福陽説,中國民貿還將牽線搭橋,加強柳州螺螄粉企業與國內外採購商的合作,推動柳州螺螄粉産業與一鄉一品全球化的合作,進一步幫助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同時,將組織中國一鄉一品的專家團隊提供産業規劃和政策建議,並與相關機構合作培養技術研發、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助推産業發展。
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鮑程成描繪了人工智能(AI)賦能柳州螺螄粉産業升級的思路。鮑程成説,産業智能化升級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階段,短期優先應用成熟技術助力原材料、包裝等檢測,打造精準營銷系統提升産品復購率;中期打通生産端到供應鏈數據鏈,實現設備預測性維護、動態排産;長期則構建“數字孿生工廠”,通過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溯源體系。

AI柳州螺螄粉機器人吸引嘉賓關注。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將在進一步提升柳州螺螄粉等農産品在全國農産品流通領域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增加柳州農産品的品牌附加值等方面發力。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專職副會長沈楊説,協會在加強産品國內外市場推廣、農産品産銷對接、重大節慶活動保供等方面,多方面、多層次助力柳州農産品做大做強。
工業思維與農業基因碰撞
近年來,柳州正協同推進農産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農業發展空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柳州螺螄粉從“小米粉”向“大産業”的成功模式,也推動着融安金桔、糖料蔗、油茶、竹木等産業的發展步伐,釋放着新的活力。
在被譽為“中國金桔之鄉”的融安縣,去年,融安金桔全産業鏈産值近100億元,品牌價值達59.21億元,並帶動該縣10多萬人參與産業發展。
“融安金桔産業的做大做強,正是得益於融入工業化思維,打通‘從田間到舌尖’的全鏈條,實現一産‘接二連三’。”融安縣縣長胡偉華&&,融安金桔規模化、標準化種植,金桔果茶、凍幹金桔片、金桔蜜餞等深加工産品,通過電商將融安金桔銷往海內外,以及成功舉辦15屆金桔文化旅游節,正是推動傳統農業與現代工業、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融安金桔(資料圖)。
作為廣西糖料蔗主産區之一,柳州糖料蔗種植面積長期穩定在100萬畝以上,正通過科技創新與産業鏈延伸,大力推動糖料蔗精深加工。以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形成了糖、酒、紙、肥、飲料及甘蔗多元高值化綜合利用等多條蔗糖循環經濟産業鏈,推動了一二三産業的深度融合發展。2024/2025年榨季,柳州市糖料蔗進廠量470.83萬噸,産糖65.87萬噸。
此外,我市還將積極利用柳州全國一流的水質獨特優勢,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加強“柳州好水潤養好物”系列農業品牌的培育和宣傳,匠心培育各類農特産品。讓“柳州好水養好魚”等“柳州好水+”品牌更深入人心,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與知名度,讓柳州農産品憑水之靈氣、質之優良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而柳州的油茶、竹木等産業也蓬勃發展,2024年全市完成植樹造林30.41萬畝,實現林業總産值972億元,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覃艷梅&&,聚焦茶葉、糖料蔗、水果等特色農産品,將堅持高位推動,以“工業化+”思維驅動、“規模化+”突破拉動、“標準化+”體系帶動等,並堅持創新驅動,加大科技攻關,聚集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提升農産品精深加工科技水平,推動農産品精深加工高質量發展。(記者 朱柳融 劉心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