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麗琼在三江縣光輝村茶園採茶(4月24日攝)。
今年41歲的曹麗琼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一名茶商。2010年,她辭掉廣州的工作返鄉創業,探索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茶産業,帶動當地十幾個村寨1000多戶茶農實現增收。
曹麗琼説:“看到小小茶葉能幫助鄉親們增收,我很開心。”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曹麗琼在三江禦香茶業有限公司制茶車間製作早春茶(3月23日攝)。
今年41歲的曹麗琼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一名茶商。2010年,她辭掉廣州的工作返鄉創業,探索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茶産業,帶動當地十幾個村寨1000多戶茶農實現增收。
曹麗琼説:“看到小小茶葉能幫助鄉親們增收,我很開心。”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工人在曹麗琼經營的三江禦香茶業有限公司制茶車間製作早春茶(3月23日攝)。
今年41歲的曹麗琼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一名茶商。2010年,她辭掉廣州的工作返鄉創業,探索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茶産業,帶動當地十幾個村寨1000多戶茶農實現增收。
曹麗琼説:“看到小小茶葉能幫助鄉親們增收,我很開心。”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在曹麗琼經營的三江禦香茶業有限公司制茶車間,工人在趕制紅茶(2024年8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今年41歲的曹麗琼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一名茶商。2010年,她辭掉廣州的工作返鄉創業,探索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茶産業,帶動當地十幾個村寨1000多戶茶農實現增收。
曹麗琼説:“看到小小茶葉能幫助鄉親們增收,我很開心。”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工人在曹麗琼經營的三江禦香茶業有限公司制茶車間進行茶葉殺青(3月23日攝)。
今年41歲的曹麗琼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一名茶商。2010年,她辭掉廣州的工作返鄉創業,探索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茶産業,帶動當地十幾個村寨1000多戶茶農實現增收。
曹麗琼説:“看到小小茶葉能幫助鄉親們增收,我很開心。”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曹麗琼在三江縣光輝村茶園查看茶葉生長情況(4月24日攝)。
今年41歲的曹麗琼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一名茶商。2010年,她辭掉廣州的工作返鄉創業,探索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茶産業,帶動當地十幾個村寨1000多戶茶農實現增收。
曹麗琼説:“看到小小茶葉能幫助鄉親們增收,我很開心。”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