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玉林人經濟” 唱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4/24 09:22:32
來源:中共玉林市委宣傳部

壯大“玉林人經濟” 唱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

字體:

  玉林古稱“鬱林”,地處桂東南,是廣西的民營經濟示範市、人口大市,是廣西最大、全國著名的僑鄉,商品經濟活躍,自古就是“鹽利所在,舟車之會,巨商富賈於此聚居”的嶺南都會、千年商埠。改革開放以來,廣大玉林人發揚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敢闖敢幹的精氣神,以“一根扁擔闖天下”“寧可睡地板、也要當老闆”的創業意志,在各自領域劈波斬浪,形成了享譽八方的玉商玉工群體和蔚為大觀的“玉林人經濟”現象。玉林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就是玉林人。玉林有戶籍人口744萬人,其中在外經商務工人員160多萬人,還有海外僑胞220多萬人,廣大玉商玉僑玉工不僅成為推動玉林改革發展的先行者,也成為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生力軍、勇闖四海的弄潮兒,形成“敢為先、善創業、重務實、尚包容”的玉林精神。

  2023年以來,玉林堅持把壯大“玉林人經濟”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玉商玉工回歸,引導玉商玉企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為區域發展和廣西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玉林貢獻。2024年,玉林GDP同比增長4.3%、達到2346.78億元;2025年一季度GDP增長6.3%,高於全國全區平均水平,為近三年最好成績。

  搶抓機遇、精準對接,培育富於玉林特色的新質生産力。推動産業在國內有序轉移是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玉商遍佈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玉林構建對接國內外先進生産力的重要橋梁,是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力量。

  完善回歸場景。向全球玉商玉工發出回歸號召,精準建立全球玉商數據庫、項目庫和人才庫。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隊分批次帶隊赴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地招商考察,與各地玉林商協會建立常態聯絡機制,打造城市會客廳,通過春茗、秋茗、眷屬懇談會等形式,與廣大玉商玉工對接洽談、回應關切,推動玉商集群回歸、關聯企業聯袂而來。成立回歸玉商玉工服務中心(站),舉辦“玉工回歸”專場招聘會、“玉工回歸就業集市”,組織回歸玉工實地觀摩園區規劃、企業車間,暢通回歸就業渠道。目前已引進玉商回歸項目605個,總投資1214.89億元,帶動玉工回歸6.97萬人,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雙促進”“雙提升”。2024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産值、增加值分別增長11.6%、10.5%;2025年一季度,全市規上工業總産值、增加值分別增長18.1%、13.5%,增速分別排廣西第一、第二。2024年玉林市群眾安全感歷史性地躍居廣西第一。

  搶抓數智風口。推動回歸玉商産業與地方産業的相適配,重點引導“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等科技含量高、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來玉投資合作,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提升行動和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程,完善玉商參與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機制和渠道。通過玉林籍專家人才的牽線搭橋,與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專家人才開展産學研訂單式合作,全面擁抱人工智能,賦能裝備製造、紡織服裝等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鋰電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布局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産業,推進“玉林智谷”建設。中國內燃機(玉林)産業數字生態平台成為廣西首個內燃機産業數字生態平台。截至2025年3月底,全市謀劃儲備“人工智能+應用”等項目127個、總投資303億元。

  強化落地服務。推動服務型政府打造,堅持放水養魚、養更多大魚、生更多小魚,培育更多成長性的市場主體,精準施策,為回歸玉商量體裁衣,開展玉商玉工困難問題集中解決解答行動、玉商回歸項目落地聯合審批行動,創新實施項目落地免跑辦、政策落實免申享、綜合監管免擾查“三免”服務,抓好“辦事不求人”改革,推行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業務“幫辦代辦”;規劃建設28個回歸産業園,實施産業鏈整鏈式供地,推行水熱電氣園區統供模式,創新“玉商貸”等融資産品,全面提升項目建設和發展生産的綜合效率。聚焦“過億小企、十億中企、百億強企、千億跨越”目標,加快推進中小微企業三年成長工程,全市經營主體總量達46.03萬戶,個體工商戶總量達34.73萬戶,分別居全區第二、第一。在廣西營商環境企業滿意度綜合評價中,玉林市連續8個季度排全區第一;連續五年獲評為“浙商最佳投資城市”。

  創新求變、開放發展,推動“玉林人經濟”更好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玉林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和關鍵節點,玉林人自古就富於海洋基因,海外僑胞眾多,這是推動玉商出海、玉品出海的重大優勢。

  推進向海圖強。抓好玉林海港碼頭能力提升,加快推動2個20萬噸碼頭泊位工程建設。圍繞廣大玉商,舉辦全球玉商迎春聯歡晚會、全球玉商發展大會、玉商向海大會等大型活動,向國內外集中展示了玉香、玉藥、玉茶、玉瓷等玉品品牌;發揮玉林僑鄉優勢,設立了駐柬埔寨、緬甸等一批商貿聯絡中心和海外倉,大力推動“玉商玉企玉品出海”。2024年,全市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49%,連續兩年居廣西第一;2025年一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增長285.3%,增速保持廣西第一。

  完善交流平台。高標準舉辦玉博會、藥博會、香博會等展會,推動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重要配套展會,打造高能級對外開放平台,讓玉商立足玉林、內聯外引、友遍天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促進薪火相傳。高度重視玉商事業的新老交替,以推動事業的接力作為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重要着力點。搭建民營經濟發展服務綜合體、民營經濟培訓學院等平台,實施青年玉商培育“金鳳計劃”,遴選優秀青年玉商分批赴省外高校、龍頭企業學習鍛煉,推動新生力量蓬勃發展。

  以文興商、綿延賡續,激活壯大“玉林人經濟”的硬核力量。玉林文脈悠長、底蘊厚重,形成了廣府、客家、僑鄉、玉商、伏波、紅色等獨具特色、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這是壯大“玉林人經濟”最深沉的力量。2023年以來,玉林市持續推進文化塑城,打造區域文化中心城市,以文化力量賦能“玉林人經濟”。

  注重挖掘提煉。深入挖掘玉林老百姓特別是廣大玉商以人為本的文化思維、敢為人先的進取意識、品質優先的匠心精神、誠信開放的處世之道、富而思齊的責任擔當等精神特質,結合時代精神推動創新發展,把廣大玉商擰成一股繩、聚成一種魂,深烙獨具玉林特徵的文化印記。

  大力傳承弘揚。推動玉林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州珮功夫、舞龍舞獅、龍舟、粵劇、採茶戲、玉林八音等民間文化藝術集中展示,大力推進文化品牌、文化IP打造,提升城市熱度。廣邀海內外玉商玉僑玉工返鄉參加端午文化嘉年華、“十字街”城事文化藝術節、玉博會、藥博會、香博會等大型活動,沉浸式體驗玉林優秀傳統文化。利用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舉辦回歸玉商玉工及眷屬懇談會,共敘鄉情鄉誼,營造尊商崇商濃厚氛圍。全力籌辦好世界客屬第35屆懇親大會。

  擴大內涵外延。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持五湖四海、一視同仁,來了就是玉林人,做到來玉林發展的就是玉商、在玉林工作的就是玉工。以玉商為紐帶,推動一批“三類”500強企業、專精特新、行業頭部企業投資玉林,帶動一批産業鏈整建制落地,加速産業集聚發展。授予外來企業家和人才“玉林市榮譽市民”“玉林市經濟顧問”等稱號,成為“新玉商”“新玉工”。

  新時代新征程,玉林將繼續發揮“玉林人經濟”的巨大優勢,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推進玉商玉工回歸,為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唱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貢獻更多玉林力量。(作者:中共玉林市委書記王琛)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