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區“1+3+N”模式解鎖現代農業新密碼-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4/22 17:20:14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玉州區“1+3+N”模式解鎖現代農業新密碼

字體:

  近年來,廣西玉林市玉州區積極拓展人工智能在農業中的應用,推進“人工智能+”行動落地,通過構建“1+3+N”創新模式,解鎖農業發展“智慧密碼”,繪就農業現代化新藍圖。

  “1”個核心驅動,築牢數字農業根基。玉州區將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作為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引擎,已累計創建3個自治區四星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和1個三星級示範區。同時,成立人工智能發展工作專班,建立“鏈長制”推進機制,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玉州農業在人工智能賽道加速奔跑。

  “3”大方向聚集,激活智慧農業新動能。在數字人才培育方面,玉州區實施“玉州數智工匠計劃”,與職業院校合作定向培養技能人才。圍繞三黃雞、仁東香蒜等鄉村振興主導産業需求,在産業聚集村落組建“鄉土人才示範教學基地”和“土專家服務團隊”。此外,通過“玉生回歸”“青銳啟航”“雙優造臻”等人才計劃,吸引3名高層次農業專業技術人才,72 名優秀玉生返鄉創新創業。在技術融合創新方面,玉州區持續探索農業新技術、新模式。2024年,測土配方施肥等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推廣面積達35萬畝,主要農作物技術覆蓋率超90%。在優化數字平台管理方面,玉州區搭建科研成果轉化平台,實現種植、加工、溯源全鏈條數字化管理。

  “N”類場景應用,推動産業鏈與數據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畜牧業場景,參皇集團借助農業AI大腦,提升三黃雞智慧養殖水平,人均飼養量從5500羽提升至8000羽,每日向全國市場供應近80萬枚新鮮雞蛋,年平均提高産蛋率3%—5%。人工智能+種植業場景中,玉林市益康菌業自主研發“智能網絡噴淋系統”和質量追溯系統,建成6條自動化、智能化加工生産線,年加工食用菌産品達6000噸,年産值超2000多萬元。數字農服場景化下,玉州區發展“耕、種、管、收、購、銷”六位一體的數字農業服務模式。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配備的智能化育秧流水線每小時育秧1200盤,8小時滿足500畝育秧需求,育秧效率提升30倍,每年開展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服務作業1萬畝,每畝節本增收約130元,年節本增收130萬元。智慧農機場景化裏,依託北斗定位技術無人駕駛機械化作業覆蓋率超80%。2024年,玉州區農業機械持有量共計13474&,總動力29.11萬千瓦,同比增長7.2%,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玉州區“1+3+N”創新模式的成功實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樣本,未來也將持續推動農業向智能化、數字化、高效化方向邁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劉光琳 陳佳佳)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