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機收率15%以上的“密碼”——柳江區以工業化思維推進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産掃描

機器打包蔗葉加以利用。
4月8日,柳江區百朋鎮的糖料蔗良種優選中心裏一派忙碌景象。這裡不僅是良種優選地,也是甘蔗機收除雜點,從地裏收穫的甘蔗經機器剝葉、切割後運往糖廠,蔗葉則變廢為寶。
2024/2025榨季以來,柳江區作為全國首批甘蔗機械化生産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多措並舉大力提升甘蔗機械化生産水平。柳江區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實施方案。同時,自治區農機中心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在具體推進中,柳江區完成了甘蔗機收示範基地建設,在百朋鎮琴屯村構建甘蔗“收割—運輸—除雜—進廠”全鏈條分步式機械化收穫作業模式,單榨季、單站點機收量突破萬噸。
柳江區成團鎮蔗農韋志迪説,2024/2025榨季,他家種植的500畝甘蔗委託第三方機收,安排機器、協調工人等方面都不用操心,成本約135元/噸,比人工砍收節約40元/噸,2024/2025榨季收穫約2500噸甘蔗,不僅節省10萬元,還省時省力。
柳江區百朋鎮甘蔗除雜中心負責人韋炳密介紹,他們在2024/2025榨季凈蔗進廠量14298噸,作業周期壓縮至9.6天/千畝,較傳統模式提速4倍,帶動柳江區機械化覆蓋率大幅提升。
制糖企業也積極參與。鳳糖集團制定機收蔗進廠方案和機收激勵政策,與機收服務組織合作,開通綠色通道並給予獎補。柳興制糖有限公司也實施甘蔗機收獎補政策,並投入近2000萬元升級進料自卸設備,提高進蔗效率。
柳江區還大力推進機收社會化服務,2024/2025榨季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登記備案11家,聯合收割機34&。通過“訂單式”服務,為蔗農節本增效40-50元/噸。此外,柳江區加大機收作業技能宣傳培訓力度,培訓群眾1400多人次。在2024/2025榨季,柳江區甘蔗機收率從原來約6%提高到15.12%,順利完成第一年指標。
柳江區多措並舉提升甘蔗機收率的經驗為其他蔗區提供借鑒。市農業機械化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以工業化理念和産業鏈思維發展蔗糖産業,採取“政府+企業+高校”聯合模式,研發出甘蔗打捆機、中耕培土機等産品,全面推廣甘蔗“耕種管收運”全程機械化作業的“柳州模式”。(記者 張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