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西天等、馬山、西林、上林4縣依託本地傳統産業優勢,充分利用粵桂東西部協作機制,搶抓機遇,真抓實幹,呈現出特色産業興、發展勢頭旺的良好局面。

天等縣肉牛三産融合發展示範基地
走進崇左市天等縣馱堪鄉馱堪村,一座現代化養牛場格外引人注目。養殖棚高大寬敞,高達5米,頂部整齊排列着排氣扇,不斷為棚內帶來清新空氣,體格健壯的牛群在其中悠然自得地踱步。
“該基地佔地133萬平方米,設有牛舍51棟,存欄量達到1.7萬頭,體現了現代化牧場的規模和投資力度。我們冬天從北方把牛運到基地,這裡天氣暖和,有利於肉牛生長,而且這裡離珠三角市場近,為我們公司把牛賣到那裏節省了大量運輸成本。”廣西恒天然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説。
肉牛産業是天等縣的傳統優勢産業。目前,天等縣肉牛飼養量超過13萬頭。2024年,粵桂協作資金投入900萬元用於天等肉牛養殖三産融合建設項目,引入牛肉加工企業,開發牛肉乾、牛肉丸等産品,推進富硒牛肉、冷鮮牛肉及牛皮、牛骨等副産品的深加工,提升肉牛産業附加值,打造縣域肉牛品牌。

升級後的雞場全自動喂料系統
在地處大石山區的南寧市馬山縣,生態環境優良,馬山裏當雞肉質細嫩,口感香甜。廣西惠興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養雞場依山而建,項目採用“龍頭引領+基地示範+農戶參與”模式,擴大裏當雞養殖規模。2024年,粵桂協作投入300多萬元資金,推動裏當雞現代化養殖項目,對雞場進行高標準改造升級。改造後的雞場配備了全自動喂料系統,顯著提升了養殖效率。
踏入西林縣金山産業園區,轟鳴的機器聲中,木材邊角料被粉碎成木屑,運進廣西正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廣西正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粵桂協作引進的重點企業,投入幫扶資金1500萬元。
“這些原本只能燒了的廢料,經過碳化、活化等工藝,搖身變成活性炭,廣泛應用於國防、航空航天、醫藥、食品環保等領域。”該公司負責人葉新安介紹,滿産達産後,公司年消耗木材邊角料4.6萬噸,年産活性炭2萬噸。

廣西正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活性炭生産車間

上林縣粵桂協作花卉産業示範園
春日,在上林縣粵桂協作花卉産業園的智能溫室裏,蝴蝶蘭與紅掌在控溫環境中舒展身姿。花農石芳握着噴壺穿行在花架間:“以前在廣東打工,現在家門口種花,每月收入比城裏還穩當。”
上林縣在廣東深圳市福田區幫扶下,引進粵資企業推動粵桂協作花卉産業示範園建設,規劃面積1.3萬畝,示範園將打造集花卉苗木生産、加工、物流、花卉觀光旅游、休閒農業旅游為一體的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整個園區建成後將可帶動周邊群眾近1000人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