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咧,這邊唱來那邊和……”
隨着農曆“三月三”到來
廣西又成為歌的海洋
“三月三”指的是
農曆三月初三
我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2014年
廣西將“三月三”確定為
地方性法定節假日
曾有網友在網絡上調侃
“世界那麼大
三月三隻有廣西在放假”
“三月三”期間
廣西各地人如潮、歌如海、舞翩躚
詩意山水與民族風情交相輝映
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交融共舞
這個歡樂的節日
寄託了廣西各族群眾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快樂
山歌在“三月三”的各類活動中佔據着絕對地位
每當“三月三”臨近
廣西一些網民會在社交媒體上説
“村長喊我回家唱山歌”
雖然玩笑的成分居多
但仍然可見山歌在廣西人民心中的地位

當然,每年“三月三”期間
廣西各類傳統體育競技與展演活動同樣不容或缺
今年,“潮動三月三·民族體育炫”系列活動
就涵蓋了體育比賽、志願服務、人才培訓
以及對外交流等多個環節
突出了全域性、全民性和惠民性三大特色

從傳統的保留節目拋繡球到動感十足的街舞
各種玩法讓今年的“三月三”有了更多看點
不少運動項目也在廣大人民群眾的長期參與和創新中
煥發新的活力
繡球是我國民間傳統的
定情物和吉祥物
在“三月三”期間
青年男女用拋繡球的方式傳情達意
充滿趣味性的拋繡球
還是一項老少皆宜的傳統體育運動
如今,拋繡球
已被廣西多地列入中考項目
是中考體育可選的項目之一
繡球文化
以一種更規範且不失趣味的方式
得到了傳承
有着“一葦渡江”美譽的傳統體育項目獨竹漂
也在“三月三”期間再次成為亮眼的風景
從訓練場到旅游景區
這項民間絕技收穫了不少喝彩
今年“三月三”期間
廣西多地文旅部門積極推動體育賽事進景區
獨竹漂、竹竿舞等一大批傳統體育運動
讓游客們一飽眼福的同時也有機會親身參與


傳統的舞龍舞獅
也在“三月三”期間玩出了新花樣
在廣西
各地群眾將舞龍舞獅與生産生活緊密結合
草龍、芭蕉龍、板凳龍、貓獅……
這些形式各異的舞龍舞獅形式群眾參與程度高
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與深厚的文化內涵
從一人到多人都能玩得起來
鑼鼓一響
連觀眾也要跟着節奏扭一扭
此外
今年恰逢中越建交75周年
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
各類跨境體育賽事也在“三月三”期間火熱開賽
街舞、跨境騎行、象棋比賽……
豐富多樣的賽事在展現民族文化與邊境風情的同時
也不斷增進中越友誼
推動跨境旅游合作

一年一度“三月三”
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魅力
得到了充分展現
一系列現代體育運動的同步開展
也有力促進了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
進一步增強了各族群眾的團結凝聚力
為廣西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