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第一小學舉辦了“竹鼓舞”展演活動。600多名師生身着民族服飾,手持傳統竹鼓,在激昂的鼓點中起舞,以非遺文化展演的形式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
瑤族竹鼓舞是流傳於大化板升鄉弄雷村一帶的古老民間藝術,古稱“跳竹鼓”。竹鼓以1.6米長的竹筒為主體,鼓頭蒙羊皮用於拍擊,鼓身雕有竹弦,敲擊時可發出豐富的音色,鼓尾則以竹篾編織成喇叭狀,整體造型別致。表演時,銅鼓、皮鼓、竹帽等道具相互配合,營造出熱烈歡騰的場面。




近年來,大化縣積極推動非遺“竹鼓舞”的保護與傳承,通過“非遺+校園”模式,邀請瑤族竹鼓舞傳承人走進課堂,向學生們傳授竹鼓舞的技巧和文化內涵。經過系統的教學和實踐,學生們不僅學會了竹鼓舞的基本動作,更深刻感受到了瑤族文化的魅力。(黃晗 覃柳騰)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