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區:科技賦能“藕稻共育” 生態輪作雙季增收-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3/27 19:55:54
來源:平桂區融媒體中心

平桂區:科技賦能“藕稻共育” 生態輪作雙季增收

字體:

  萬象“耕”新不負春。在賀州市平桂區藕蓮天下水生蔬菜産業核心示範區,無人機在藕田上空盤旋,現代化農機在稻田上穿梭,科技為農業生産開拓出更廣闊的空間。近年來,該示範區通過引入現代化農機、旱地播種水稻設備,創新蓮藕與水稻輪作模式,走出了一條科技賦能、生態優先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

無人機在藕田上空作業。

  在稻藕輪作基地,水稻田裏傳統水稻育秧和旱地水稻播種正同步進行。一邊村民們穿梭在田間壟上,嫻熟地整理秧床、播撒稻種、覆蓋薄膜、覆泥壓邊。另一邊,農機手正在使用新型水稻旱直播機直接在未灌溉的旱田中精準播種,一次性完成開溝、播種、覆土、鎮壓等作業,順利將一粒粒稻種精準地播撒進土壤。

水稻旱直播機在旱田中播種。

  旱直播水稻種植是一項節水、省工、高産且適合機械化作業的稻作栽培方式,能有效解決缺水地塊水稻種植難題。

  “今年降水少,氣候乾旱,為了追趕農時,我們嘗試旱直播水稻種植。”廣西麗卓農業有限公司稻藕輪作技術負責人黃珮璣説。據了解,基地今年首次嘗試旱直播水稻種植300畝,如果産量能達到預期效果,明年將繼續推廣該技術。

無人機在運輸藕苗。

  與此同時,示範區的藕田裏,無人機滿載着一筐筐藕苗穿梭於田間,將藕苗投放至藕田深處,工人們將藕苗栽進泥土後,無人機通過搭載智能播撒系統實現精準施肥,不多時,就完成了一畝蓮藕的種植。“運用無人機運輸藕苗、撒播肥料,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平桂區藕蓮天下水生蔬菜産業核心示範區負責人丘啟送滿臉笑容。

  據了解,藕稻輪作是一種將蓮藕和水稻在同一片土地上交替種植的新型農業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還能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基地今年約種植800畝的雙季蓮藕、700畝的雙季水稻,計劃在4月5日前全部種植完畢。通過機械化作業,蓮藕和水稻可實現雙季種植,綜合收益提升4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50%。”丘啟説。

  截至目前,平桂區發展特色蓮藕種植15900畝,其中以壘石村為核心區的蓮藕種植基地有3900畝,拓展區5000畝,輻射周邊鄉鎮、村組建設蓮藕田7000畝,有力助推鄉村産業振興。(張然然 姚啟雯 黃美蓮)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