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林市金桂佳園小區航拍圖。鐘國偉 攝
3月初,玉林市一建築企業職工麥考德領到了新房鑰匙,正與家人商量房屋裝修,計劃在今年9月前搬入新居。
“租房十年,全家人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今天終於實現了!”麥考德站在即將裝修的新房前説,“通過微信小程序申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僅用一週便通過審核,現房首付13萬元,月供不到2000元。”
麥考德的圓夢故事是玉林市保障性住房工程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玉林市創新推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模式,通過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為工薪家庭降低購房門檻,幫助工薪群體和符合條件的家庭圓了在城市安家落戶的夢想。截至目前,全市已收購3個存量房項目共1104套房源,完成配售155戶,實現“交房即得證”。

市民林宇夫婦在商量新家裝修風格。余宴 攝
“沒有這項政策,我們可能還要再攢五年錢。”玉林市民林宇夫婦以每平方米3500元的單價購入東城經典小區一套118平方米現房,價格較同地段商品房低27%。該小區緊鄰科技館、體育中心和優質學校,環境良好、配套成熟,是工薪家庭的理想選擇。
玉林市明確了配售型保障房“保本微利”原則,即收購價以土地劃撥成本、建安成本為基礎,利潤不超過5%,確保售價低於市場價20%以上。以東城經典小區為例,政府通過談判以3200元/㎡鎖定收購價,較房企的商品房售價直降1139元/㎡。

玉林市東城經典小區環境。 余宴 攝
據玉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政府收購模式將交付周期從新建住房的2-3年縮短至3個月,避免了徵地拆遷、建材價格波動等影響,降低隱性成本30%以上。以金桂佳園項目為例,從政府收購到完成配售僅用45天,較傳統保障房建設效率提升近10倍。

玉林市東城經典項目小區環境。余宴 攝
玉林市搭建“配售型保障房受理平台”,集成住建、民政等多部門數據,實現資格審核、輪候公示全流程線上辦理,審核時效提升70%。
玉林市城市安居公司總經理封皓瀚介紹,為確保公平分配,玉林市採用“優先+公開雙搖號”機制,對公租房家庭、多孩家庭等特殊群體優先配售,剩餘房源通過公開搖號分配。目前,平台已受理1378份申請,853人進入輪候庫,全過程透明可溯。

市民在現場參加搖號選房。
同時,玉林市構建“精準分配、封閉運行、有序退出”的管理體系,在房産證標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屬性,鎖定權屬,明確禁止違規轉讓或抵押。建立起“分類處置+價值保全”退出機制,購房家庭可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受理平台上掛牌出售,也可向玉林城市安居公司申請回購。創新“年限折舊法”,按照購房2年內退出按原價回購,第3-5年每年折舊1%,第6年起每年折舊2%。還通過技術進行監管,建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輪候庫,實現多部門數據共享、審核過程公開透明,杜絕暗箱操作。
下一步,玉林市計劃在今年內推動北流市、博白縣等縣域試點,擴大保障房覆蓋面,並進一步放寬準購門檻,惠及新市民、青年教師及醫護人員等群體。同時,計劃通過“以購代建”新增保障性住房2000套,進一步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助力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讓工薪群體住有所居,是城市溫度的直接體現。”玉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通過制度創新與市場協同,玉林正探索一條民生保障與市場活力雙贏的新路徑,努力為全國保障性住房改革提供“玉林樣本”。(余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