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水稻插秧的好時節。連日來,容縣搶抓農時,利用機械化插秧助力田野換“綠裝”,跑好跑出春耕生産“加速度”。
春回大地,萬象“耕”新。在廣西容縣十里鎮黎讀村的田野間,農機手正熟練地操作着插秧機進行作業。隨着機器的前進,一排排秧苗整齊地插入泥土中,不一會兒,原本光禿禿的水田就披上了“綠裝”。

插秧機正在作業
“去年承包了50多畝水田,今年我又增加了100多畝,現在都用上農業機械化,一個星期就可以完成插秧,機械化插秧省時省力又插得好。”種植大戶彭培榮説道。彭培榮口中的插秧機,正是容縣近年來大力推廣的農業機械化設備之一。高科技的農業設備在田間紛紛“上崗”,讓傳統的春耕變得更加“智慧”,春耕生産跑出了加速度。
“與傳統人工插秧相比,機械化插秧不僅效率高,而且插秧質量好,秧苗成活率高,有利於水稻高産穩産。”容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研究員楊樹東説道。截至目前,容縣已擁有各類插秧機140多&,全縣年機械化插秧能力達20多萬畝。
近年來,容縣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圍繞糧食增産、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着力改善農業生産經營條件,提高農機裝備能力,積極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大力推廣機械化插秧技術,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為春耕生産保駕護航。 (張輝、柳俊宇)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