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振興三年打基礎,桂林這樣幹!-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3/24 11:23:46
來源: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種業振興三年打基礎,桂林這樣幹!

字體:

  近年來,桂林市農業農村綜合發展中心緊緊圍繞種業振興“三年打基礎”目標,持續聚焦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農作物品種試驗展示示範、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管和種業品牌打造,全市種業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廣西“看禾選種”大會(桂北)現場,數百個水稻展示品種稻穗飄香。

  “看禾選種” 加速良種推廣

  “看禾選種”是通過不同品種在同一生長條件下的田間表現,方便從業人員能夠以可見、可摸、可測量的方式選擇適宜品種推廣。2021年以來,桂北“看禾選種”工作持續優化升級,通過更加注重糧油品種綜合展示、企業服務以及品種展示與栽培技術融合,得以夯實糧油産業發展基礎,加速推動種業創新成果轉化。2021年,桂北“看禾選種”基地被認定為“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這是廣西目前唯一一個由市級創建的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

  近年來,廣西“看禾選種”大會(桂北)已經打造成為品種試驗評價、展示交流、示範推廣的重要&&。“看禾選種”展示品種數量、服務企業數量、參與人員數量逐年遞增,影響力與日俱增。2021至2024年,核心展區累計展示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品種2218個,服務企業394家次,向社會推薦品種240個,4萬餘人次通過現場參觀、網絡交流等形式參與活動。

  2024年,桂林種植的736個水稻、玉米品種中,544個(佔比74%)品種曾在桂北“看禾選種”基地展示,166個(佔比23%)獲推薦;桂林水稻、玉米良種更新間隔已由5年縮短至3年。

  種子質量監管:保障用種安全

  桂林市種子生産經營主體多、制種基地面積大、種子銷售網點多。2021年到2024年,農作物種子生産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數量從49家增至90家,佔全區的1/6;水稻制種基地面積由2萬畝發展到2.6萬畝,佔全區超1/4;還有近350家農作物種子經營門店。

工作人員在水稻制種基地對種子生産源頭進行檢查。

  為夯實技術支撐能力,廣西桂林市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測分中心2023年通過自治區復評審,成為廣西唯一運營中的地市級檢測分中心,除滿足桂林的檢測需求外,還為柳州、來賓、賀州、梧州、欽州等地市提供服務。

  桂林市在種子質量監管上實現全鏈條覆蓋:春季,抽查種子市場經營門店;夏季,對水稻制種基地進行監測;秋季,抽查蔬菜種子經營門店;冬季,監督種子生産經營企業。從田間生産源頭把控,到企業包裝環節的抽查,再到市場銷售終端的全面監管。2021年以來,累計抽查各類農作物種子樣品192個,完成檢測各類種子樣品459個,為用種安全提供保障。

  特色品牌打造:助力種業振興

  廣西“好種好品”擂&賽旨在全面展示宣傳廣西現代種業發展成果,打造一批“桂字號”地方特色種業品種品牌、産品品牌、區域品牌,助力種業振興。

  2021年以來,桂林市積極組織選送葡萄、荸薺、柑桔、芋頭、紅薯、水稻等優良農産品參加“好種好品”擂&賽,總計有84個産品獲獎,獲獎數量居全區第二,向社會推介了一批好品種、好産品。

  桂林市農業農村綜合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未來將繼續緊密結合本地産業需求,積極落實種業振興行動目標。目前桂林市全州縣紹水鎮的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正在開展收籽油菜品種展示跟蹤評價項目,篩選出滿足稻油或稻稻油輪作需求、適合桂中桂北地區推廣種植的油菜品種,為收籽油菜擴面增産奠定基礎,助力糧油産業發展。(劉光琳 呂玉華)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