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3月21日電(張楓、龍雲) 春分時節,邕城南寧暖意融融。為深入貫徹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精神,3月20日,南寧市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在濱湖路小學舉辦2025年春季學期南寧市中小學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教學展示活動(第一場)。
本次活動以“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教學”為主題,聚焦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教學場景中的創新應用,着力提升教師教學素養,推動課堂質量跨越式發展。
本次活動中,濱湖路小學的三位教師進行了課程展示,吸引兩百餘名教師現場觀摩。語文教師凌琳在教授《威尼斯的小艇》一課中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沉浸式體驗課文情境,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將學生創作的文字轉化為生動可感的畫面。英語教師唐文捷鼓勵學生用英語和數字人對話,參與虛擬“旅行計劃”項目,利用人工智能交互平台撰寫出行方案並獲得實時反饋。信息科技教師黎俊良在《排序計算有方法》一課中,以科學實驗情境引導學生化身“數據小衛士”,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完成天氣數據整理、異常數值檢測和分析報告生成三大挑戰。
課程展示結束後,三位教師借助人工智能課堂觀察分析系統生成的詳細數據進行了教學反思。凌琳説,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課堂教學是一次新嘗試,也是一次新突破。技術賦能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習積極性,讓課堂煥發新生。
廣西教育技術和信息化中心發展規劃部部長柯小華説,濱湖路小學在人工智能賦能學科教學中的創新實踐值得肯定。真實教學場景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為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思路,有助於構建“教—學—評”一體化的智慧教育新生態。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