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賀州如何種出四季好“豐”景-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2/24 18:21:25
來源:賀州市融媒體中心

看賀州如何種出四季好“豐”景

字體:

  在賀州市平桂區現代農業産業園,隨處可見工人忙碌的身影,有的在育秧床之間來回穿梭,精心管護蔬菜秧苗;有的忙着採摘成熟的辣椒,打包裝車運往粵港澳大灣區。

工人在平桂區現代農業産業園採摘辣椒。

  得益於平桂區創新設施農業“園區化、工廠化、三品化、職業化”發展路徑,推動“百年菜鄉”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平桂區現代農業産業園正&&更多的農民實現致富夢想。

  賀州新農人劉帥返鄉這些年一直深耕現代設施農業。“經過6年的摸索,公司目前已經流轉了1500多畝土地,”劉帥介紹,公司已經建設有現代農業控制系統、冷庫、分揀中心、産品展示中心等運管體系,還打造了“椒聞天下”産業基地,是平桂區現代農業産業園的一部分。

  如今,通過“公司+農戶+基地”的運作模式,劉帥帶動農戶進入現代農業鏈條,以信息支持、技術支撐等多種方式,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了周邊3個鎮6個村的農戶發展瓜果蔬菜科技種植。

  這是賀州市優化産業布局,激活發展活力的生動例證。近年來,平桂區成功打造了“豬福天下”“椒聞天下”“魚躍天下”等8個現代設施農業産業示範區;制定設施蔬菜發展扶持政策,整合財政涉農資金9.95億元,撬動社會資本及金融機構貸款89.36億元支持設施農業發展,入園農戶22654戶,返鄉入園創業人數6234人。

  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科技賦能是關鍵。

  在賀州市富川縣葛坡鎮白牛村設施蔬菜産業園裏,現代化的溫室大棚錯落有致排列着,棚內溫暖濕潤,辣椒、西紅柿等蔬菜鬱鬱蔥蔥。産業園種植管理技術員吳衛明拿起遙控器輕輕一按,自動噴淋機便開始自動澆灌菜苗,設備對作物生長過程進行智能感知、分析、決策,實現精準化種植、科學化管理、可視化運營,智能化的管理讓蔬菜大棚盡顯“科技范”。 

  只要技術過硬、設施到位、管護得當,就能實現從“看天吃飯”到“四季不斷”的轉變。在推進設施農業規模化發展中,賀州市在科技攻關上下功夫,與廣東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設施農業技術科研點,對標大灣區農産品質量安全標準,先後編制了全區首個供港蔬菜企業標準、8個廣西供港蔬菜質量標準,以及豆杯、菜心等10個供港蔬菜生産技術規程標準,其中有4個供港蔬菜生産技術規程標準上升為廣西地方標準。

  賀州市引進深圳京基智農、廣東溫氏、新希望六和等國內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設施化、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採用國際先進的“立體聚落式”樓房式養殖模式,建成生豬智能化養殖基地5000畝,配備自動投料、環控、清糞等智能化系統,實施數字化管理。

  擴展設施農業銷售渠道,賀州市還加快設施農業向加工、休閒農業等新産業新業態延鏈拓鏈。先後引進深圳德保、廣州粵旺等企業,發展初深加工、倉儲服務、冷鏈配送、休閒農業等,提升設施農業産值。2024年新增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20個、供港澳蔬菜備案種植基地5個。推進華之茂、天佳、洲際等生豬屠宰項目和傳統生豬養殖行業向全産業鏈高質量發展轉型。

  如今,一批産業集群發展、先進要素集聚、産業鏈條完整、供給能力強勁的現代設施農業産業帶正綻放於賀州大地。(賴文藝)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