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移民村吃上生態旅游飯
立春過後,乍暖還寒,馱娘江畔,西林縣普合苗族鄉新豐村的李花悄然綻放,一簇簇、一串串,點綴着村道,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吸引游客駐足欣賞、拍照打卡。新豐村的羅湖西林連心橋下,游客乘遊船觀光,船上不時傳出悅耳動聽的山歌聲。
“我們村有咖啡屋、彩虹路、特色民宿、游覽棧道、七彩風車橋等景觀項目,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2月16日,新豐村黨支部書記熊章樂説,新豐鄉村旅游區被評為廣西四星級鄉村旅游區,村民吃上了生態旅游飯。
新豐村是庫區移民村,曾經,這裡基礎設施滯後、經濟發展緩慢。近年來,該村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通過産業激活、環境提升、文化傳承和基礎設施完善等措施,積極開發觀光采摘、休閒垂釣、農事體驗等文旅項目,打造“一村一畫”“一戶一景”“一院一韻”美麗鄉村新圖景,推動農文旅“融”出新精彩。春節假期,該村接待游客1.8萬人次。
微波蕩漾的馱娘江環繞新豐村。得益於馱娘江流域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當地良好的水生態優勢逐漸轉化為經濟優勢。“春節期間,每天都有六七十人坐遊船,光船票收入就很可觀。”新豐村村委會副主任岑崗介紹,大量游客前來觀光,帶動相關産業發展,村民的砂糖橘、油茶、百香果等農産品也拓寬了銷路。
咖啡屋別致的桌椅、杯具與蔥鬱的綠樹盆景相映成趣。何翠芬身着素雅的圍裙站在吧&後,將咖啡緩緩倒入杯中遞給顧客,馥鬱的香氣在空氣中瀰漫。“我在咖啡屋為游客調製咖啡飲品,游客多的時候,我還要兼顧民宿的保潔衞生工作。”她&&,“旅游飯”越吃越香,越來越多的村民自覺加入保護生態環境的隊伍中。
綠水青山吹新風,新豐村先後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全國文明村、廣西休閒農業與鄉村旅游示範點、廣西鄉村旅游重點村等稱號。“我們進一步整合非遺民俗、歷史文化、生態休閒等文旅資源,精心策劃推出主題旅游線路,讓更多村民享受鄉村旅游的發展紅利。”新豐村駐村第一書記趙進壯説。(記者 凌聰 通訊員 黃燕群、羅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