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房變民宿 旅居“熱”起來
2月17日,在凌雲縣伶站瑤族鄉浩坤村,晨霧氤氳,浩坤湖湖面波光粼粼,奇峰古樹倒映其中,構成一幅靈動的山水畫卷。來自瀋陽的徐女士站在民宿觀景&,用手機拍攝短視頻,記錄美好瞬間。“這裡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和30名旅居團友打算在凌雲居住3個月。”她説。
凌雲富有“山雄、水秀、城古、洞幽、茶香、林茂”的美譽。該縣引導村民將閒置農房改造成集餐飲、住宿、休閒、觀景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民宿,融入當地民俗文化風情,豐富鄉村民宿産品,讓游客在爬山健身,登高遠眺之餘,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傳統文化,在“慢旅游”中盡享悠閒時光。
近段時間,浩坤村村民韋德高過得忙碌而充實,他把家裏的老房子改造成7間民宿,除了要打掃房間衞生,還要為游客準備當地的美食。“每到旅游旺季,房間供不應求。”韋德高介紹,游客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種植的,雞鴨也是自家養的,“土貨”非常受歡迎。
如今,越來越多的旅居“候鳥人”選擇到凌雲旅游、居住,甚至長期生活。凌雲持續完善文旅運營模式、業態布局、服務配套設施,結合民宿,以點帶面打造微花園、微果園、微菜園,推出瑤族竹編、壯族織布、白毫茶製作等非遺體驗活動,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制茶師傅將茶葉放入鍋裏,不停地用手翻炒,游客一邊體驗制茶過程,一邊了解採青、攤青、殺青、揉捻、炒乾等工序。游客陳艷秋圍坐在爐邊,煮着自製的茶,和好友聊天、賞景,品味詩意生活。
凌雲聚焦“兩園一山一古城”的地方特色,積極打造“民宿型”“候鳥型”“康養型”旅游目的地,組建“候鳥人”工作站為游客服務,共建成旅居、康養度假、農耕體驗等各類主題民宿300多家。2024年,該縣接待游客超491.3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消費49.2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57%、31.04%。(牙宏威、袁永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