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響奮進鼓 “十虎競玉林”-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2/21 09:58:45
來源:廣西日報

擂響奮進鼓 “十虎競玉林”

字體:

【原標題】擂響奮進鼓 “十虎競玉林”

  2月17日至21日,玉林市兩會召開,吹響春天裏的奮進號角。

  過去的一年,玉林市經濟總量持續穩居全區第一方陣,玉林成為廣西第4個沿海城市,獲列平陸運河經濟帶核心城市,入選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成功創建中國長壽市,在全國全區的戰略地位全面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劃之年。站在新的起點,玉林如何乘勢而上、攻堅克難,錨定新目標、擘畫新藍圖?

  堅持實幹為要,打好關鍵之年關鍵之戰。玉林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構建“十虎競玉林”新局面,圍繞“1158”目標任務體系,壯大縣域經濟、加快園區發展,推動全市7個縣(市、區)和3個市直産業園區比學趕超、爭先進位;全面推進“六個提檔升級”,實施“聯運河、織水網、建樞紐”新三件大事,加快建設清朗繁榮文明和諧美麗新玉林,努力在廣西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作貢獻。

  項目為王 “玉商回歸”累計引進項目559個

  【會場傳聲】玉商玉工回歸風起潮涌,投資總額突破千億元,累計引進玉商回歸項目559個,帶動玉工回歸6.2萬人。

  【新聞觀察】

  2月14日晚,遠在廣東深圳市,一場由玉林市駐粵商協會、玉商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召開。玉林市在粵玉商代表、商協會代表、人工智能行業代表、青年企業家代表、深圳本地企業代表、玉工代表踴躍發言,對玉林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回家,是每個游子內心深處最厚重的情感。我們通過建立鄉情聯絡、文化歸引、平台招引等機制,讓廣大玉商玉工想回來、落得下、發展好。”玉林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鄧國忠介紹,在將玉商玉工回歸作為全市“一號工程”來思謀定位和戰略擘畫的一年半時間,玉林市共招引回歸項目559個,總投資1151.73億元。

  玉商回歸推動了項目回投、産業回遷、資金回流、人才回聚,幫助數萬個家庭夫妻團聚、老幼顧及,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綜合治理雙豐收、雙促進。

  玉商玉工回歸還在“玉品出海”“玉商出海”“玉企出海”方面加速成勢。玉林是全國著名、廣西最大的僑鄉。“僑”紐帶在玉林向海圖強、開放發展中發揮起重要作用。去年,玉林圓滿舉辦了全球玉商發展大會、海外華僑華人玉林懇親大會等活動,成功申辦世界客屬第35屆懇親大會,揭牌成立廣西首個海外綜合館容縣特色産品馬來西亞展示中心,指導設立商貿聯絡中心6個,建成海外倉7個;龍潭臨港産業園與印尼波馬拉工業園區簽約合作。

  玉林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楊健委員建議,做好玉商玉工回歸提質升級工作,要利用好玉博會、藥博會、香博會等平台,圍繞本地特色産業帶,精準邀約全球採購商走進來,幫助企業更好對接市場和客戶。同時,用好玉林僑鄉優勢,在“玉商出海”“玉品出海”上持續發力,建立與東盟國家華僑華人社團常態化&&機制,為企業出海做好服務對接,助力企業“出海”拓市場、尋商機。

  産業集聚 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産值突破1000億元

  【會場傳聲】玉林龍潭臨港産業園産值突破300億元,成為玉林首個300億元園區;玉林高新區産值突破100億元;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産值達到280億元;北流“兩灣”産業園産值達到167億元。

  【新聞觀察】

  玉林龍潭産業園區是玉林向海經濟的“龍頭”。近日,園區內的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有限公司,工人們正抓緊生産一批來自廣東的訂單。去年,企業創新研發了0.16毫米極薄規格冷軋板和400系列新産品,一經推出便受到市場青睞。

  玉林龍潭産業園區管委主任林博亮代表介紹:“近年來,園區在經濟總量、産業鏈建設、園區承載力、對外開放和改革發展五個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形成新能源材料、不銹鋼材料、銅基新材料三大新材料産業集群,銀億、柳鋼、華友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高速發展。去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首次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45%。”

  今年,玉林市將大力發展園區工業,報告提及“園區提速發展行動”時明確,力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超1300億元。其中,龍潭臨港産業園將加快推進桂銅、好帝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開展産業鏈延鏈補鏈精準招商,全力以赴向500億産值園區行列邁進。

  此外,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産值目標突破300億元,玉林高新區産值目標突破120億元。加快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玉林片區建設,壯大五大主導産業。

  新的一年,玉林市擘畫發展臨港工業,提出依託玉林海港碼頭和龍潭臨港産業園,以華友鋰電、柳鋼中金等為龍頭,延鏈補鏈強鏈,發展壯大新材料、不銹鋼、有色金屬、綠色化工、循環經濟等臨港産業,打造千億元級臨港産業園區,奮力打造廣西向海圖強新增長極。

  “過去一年,玉林福綿機場旅客吞吐量達26萬人次,海港碼頭首年貨物吞吐量突破266萬噸,南玉高鐵開通運營,‘修機場、造海港、通高鐵’三件大事圓滿收官。”玉林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世亮委員説。

  他建議,強化戰略對接,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構建“海陸空”立體交通網,加速向海圖強;聚焦項目建設,秉持“項目為王”理念,對新三件大事涉及的重大項目進行系統梳理與分類,深入研究政策導向,爭取更多政策扶持與資金傾斜,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文化賦能 “潮流玉林”文化IP火爆出圈

  【會場傳聲】玉博會、藥博會、香博會亮點紛呈,“十字街”等“潮流玉林”文化IP火爆出圈。

  【新聞觀察】

  2月12日,元宵節。玉林十字街火樹銀花、流光溢彩,一場“元宵喜樂會”系列活動吸引觀眾如潮。非遺展演、國潮巡游、民俗互動等內容,華麗呈現了玉林市文化塑城工作帶給市民和游客的文化大賞。花燈猜謎、年畫拓印、龍獅巡游以及頗有玉林本土特色的剪紙、茶泡、羽毛畫、桂南採茶戲等非遺項目,都讓游客沉醉其中。

  落實“廣西旅游年”活動,做好“百業+文旅”“文旅+百業”大文章,是玉林市兩會上有關文旅産業發展的響亮聲音。今年,玉林市部署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大容山滑雪館等一批文旅項目建設,打造高山、溫泉、中醫藥(香料)等康養旅居療養品牌,加快農工商文旅體三産融合,培育一批文旅跨界融合新業態,優化一批精品旅游路線。

  玉州區區長莫景彪代表&&,玉州區將全力打造“五個高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文化塑城方面,將提檔升級,打造文化塑城2.0版本,舉辦多場文化藝術節,推進十字街片區改造,加快金城商圈等項目建設,探索“非遺+文創”模式,打造玉州文化IP,發展康養旅游等新業態。

  去年9月,玉林捧回了“中國長壽市”的金色牌匾,為康養産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玉林市民政局副局長楊巧委員介紹,在中藥材(香料)、文旅産業的加持下,玉林的康養産業也取得了顯著成績,有投資超30億元的“千畝生態樂活城”等一批大型康養項目落戶;遴選了10家玉林市首批“中國長壽市·玉林市特色産品(食品)”和5條“康養鬱城”精品旅居線路,玉林的長壽品牌效應不斷放大。

  民生實事 “連心”工程夯實城市幸福之基

  【會場傳聲】近八成財政支出用於民生。教育東路整體提升、民主南路改擴建、谷山村至玉林二環北路改建等工程順利完成。改造提升城區防洪排澇項目7個,改造老舊小區1.1萬戶。

  【新聞現場】

  “用老百姓的‘臉色’來檢驗我們工作成績的‘成色’……”2月8日,在玉林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玉林市委書記王琛的話,傳導了全區“新春第一會”關於“幹部幹得好不好,評判權交給老百姓”的鮮明導向。

  2月18日,記者在位於文體南路的排水防澇管道改造施工現場看到,挖掘機等大型施工機械分工合作,對原有路面進行破除,並開挖溝槽,運輸渣土的車輛及時清運渣土。整個施工現場井然有序。

  城市地下排水管渠,是城市的“裏子”。去年以來,玉林市實施一批“連心工程”項目,着力解決城區易澇積水、部分片區雨污混流等地下排水設施基礎薄弱問題。其中,玉林市城市排水防澇工程(一期)總投資約1.98億元,涉及城區12個路段,共建設各類排水管渠約21公里。

  站在新的起點上,玉林市提出全力推進“聯運河、織水網、建樞紐”新三件大事,讓玉林人民為之振奮。

  北流市新圩鎮是玉林北站高鐵樞紐的所在地,近半鎮域納入了玉林高鐵新城建設範圍,在“建樞紐”方面承擔重要使命。北流市新圩鎮鎮長陳軍代表評價説:“新三件大事的部署,極具戰略發展眼光。我們將抓住機遇,全力配合項目引進和服務保障工作,確保項目在新圩鎮順利落地開工、建設發展,同時關注和協調好民生需求,讓群眾從‘建樞紐’民生實事中受益。”

  數讀玉林

  2024年成績

  ●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4.3%,是近年來增長最好的一年。

  ●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49%,增速連續兩年居全區第一。

  ●新增市場經營主體5.9萬戶,總量超46萬戶,穩居全區第二。

  ●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11.6%,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突破1000億元。

  ●累計引進玉商回歸項目559個,投資總額突破1000億元。

  2025年目標

  ●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左右。

  ●糧食産量16.5萬公斤左右。

  ●打造千億元級臨港産業園區,力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超1300億元。

  ●常態化謀劃在庫重大項目600個、總投資6000億元以上。

  ●每個縣(市、區)重點打造1個百億元産業,培育2—3個特色産業。

  (摘自2025年玉林市政府工作報告)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