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幹為要 打造高水平開放發展強勁引擎——2024年廣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交出亮眼成績單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施工現場。 (平陸運河集團供圖)

2024年12月29日,廣西龍門跨海大橋正式通車。 王希、周軍/攝
2024年,廣西高水平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交出亮麗答卷,通道重大項目完成投資879.7億元,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900萬標箱,海鐵聯運班列年開行量突破1萬列,南寧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完成10.8萬噸,全年“8、9、10、11”四大目標任務基本完成,通道運行質量效益穩步提升,逐步成為帶動西部地區開發開放的強勁引擎。
過去一年,廣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和關於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聚焦“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任務,以鐵路、港口重大項目建設為關鍵支撐,以通道物流運營為重點,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和事項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跑出“加速度”,為服務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貢獻通道力量。
加大政策支持 要素保障不斷強化
2024年11月,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擴大啟運港退稅政策實施範圍的通知》,以北部灣港為離境港的啟運港退稅政策進一步擴大實施範圍,將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通道沿線7省(區、市)10個鐵路場站納入其中,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
規劃引領,綱舉目張。制定印發《廣西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2024年工作要點》《廣西貫徹落實國家〈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工作要點〉工作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明確全年通道建設重點任務;&&《廣西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不斷完善頂層設計。
強化要素保障,拓寬融資渠道。廣西加強財政金融政策聯動,統籌財政資金約458.58億元支持港口、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物流發展。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注重暢通社會融資渠道支持通道建設,截至2024年底,全區已有近700家企業納入“桂惠貸·通道貸”名單範圍,金融機構累計投放“通道貸”超900億元,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 互聯互通水平穩步提升
平陸運河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萬餘名平陸運河建設者,5000多&(套)大型設備持續奮戰,攻堅樞紐混凝土澆築、土石方開挖、橋梁工程建設等130個關鍵節點,加速推進廣西所盼、桂運所繫的“世紀工程”。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是珠江—西江流域連接北部灣港的億噸級水運交通大動脈,項目已累計開挖土石方超2.6億立方米,佔工程總量的84.5%,“一河貫通、八桂向海”的世界級運河雄姿初顯。同時,廣西謀劃推進平陸運河經濟帶規劃建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規劃産業布局,為運河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預留運河運力空間。
2024年5月,湘桂鐵路柳州樞紐擴能改造工程全面建成;11月,廣西龍勝至峒中口岸公路南寧吳圩至上思段(一期工程)全線建成通車;12月,廣西龍門跨海大橋建成通車,合浦至湛江鐵路廣西段開工建設……
打通堵點、接通斷點,通道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陸、海、空、數”四位一體的互聯互通網絡加快構建。
港航設施能力不斷提升,北海港鐵山港西港區石頭埠作業區19號泊位工程、北海鐵山港20萬噸級航道工程(外海至啄羅作業區段)開工建設,北海港鐵山港石頭埠作業區8號、9號泊位工程主體已基本完工。
骨幹運輸網絡加快完善,黃桶至百色鐵路、崇左至憑祥鐵路等項目加快建設,欽州東至欽州港鐵路增建二線工程開工建設。南寧機場改擴建工程(二跑道)、南寧機場T3航站區及配套設施工程等穩步推進。
物流樞紐功能不斷增強,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海、欽州聯運中心正式開通運營,防城港聯運中心開工建設,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南寧國際鐵路港加快建設。
深挖貨源拓市場 物流規模快速增長
2024年12月26日,北部灣港欽州港—越南海防港直航航線開通,進一步優化織密北部灣港與RCEP國家直航精品航線網絡。
此外,廣西會同重慶市共同支持開行北部灣港至新加坡港“天天班”航線,班輪航線由原來的每週2班,增至每週3班。
貨源是航線開通背後的支撐。2024年廣西不斷強化西部陸海新通道貨源組織,組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物流組織工作專班,赴四川成都、湖南長沙等地開展通道物流組織活動,有效拓展通道沿線地區貨源。
“我們緊盯市場,深挖貨源,通過‘一園一策、一企一策、一貨一策’等方式,加大專項貨源的開發力度,持續推動沿線貨源向北部灣港集聚。”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經北部灣港出口的“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産品)重箱吞吐量實現大幅度增長。
隨着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樞紐功能的不斷提升、海鐵聯運班列運行的提質加速,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規模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新增樂山北、畢節東等13個站點,線路覆蓋中西部18省、73市、157站,集裝箱運量超50萬標箱,提前一年完成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900萬標箱,同比增長12.4%,連續8年增幅保持兩位數增長。
構築國際貿易“高速路”,中越跨境班列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2024年,中越跨境班列(經憑祥口岸)累計開行2264列,同比增長71%,其中廣西南寧—越南河內跨境集裝箱班列累計開行768列,大幅增長556%。
隨着南寧機場“雙樞紐”建設的深入推進,南寧國際航空物流通道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當前,南寧機場已開通17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線,覆蓋東盟及東南亞10個國家的17個城市,2024年南寧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完成10.8萬噸,同比增長23.3%。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 通道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在繁忙的欽州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每日巨輪靠泊、班列馳騁,“下船即上車、下車即上船”的海鐵聯運無縫銜接場景,正在這裡上演。
為實現通道物流從“通”到“暢”、由“捷”到“惠”的躍升,全面深化改革始終貫穿其中。
面對多式聯運銜接不暢問題,廣西堅持以改革為動力,大幅提升海鐵聯運轉運效率。如今,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與欽州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物理隔離、數據壁壘成功打通,初步實現“信息系統、作業區域、海關監管、生産調度、業務營銷”五個一體化,綜合作業效率提升約30%,實現港口鐵海聯運高效聯通和資源利用最大化。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廣西推動北部灣港鐵海聯運一體化“小切口”改革取得的成效給予高度評價,稱“為全國多式聯運發展提供了可參考借鑒的範本”。
在憑祥,中越友誼關—友誼智慧口岸加快建設,中方段綜合查驗&&、集裝箱接駁區等“硬體”設施、場站信息系統等“軟體”項目基本建成,IGV車輛、大型自動化吊裝設備等關鍵設備生産配置到位,中方段已基本建成。
為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南寧海關持續推進“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通關改革,持續落實“先放後檢”等優化大宗礦産品和原油檢驗監管模式,2024年完成“先放後檢”礦産品監管6312.2萬噸,壓縮關區全流程檢查作業通關時長27.4%。
加強對外交流 通道省際合作紮實推進
2024年11月13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在重慶召開,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國家有關部委、央企等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共同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建言獻策。
——“13+2”省(區、市)共同簽署《區塊鏈賦能數字陸海新通道合作框架協議》,完善通道運行評估體系,推進物流單證標準化、數字化,提高物流組織效率。
——陜西、青海、海南、雲南四省份出資入股陸海新通道跨區域運行&&,公司股東由13個增至17個,實現陸海新通道“13+2”省(區、市)全覆蓋。
——廣西、重慶、貴州共同簽訂《共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合作備忘錄》,以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重慶—貴州—廣西線路為試點,帶動氫能源上下游産業加快形成,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
錨定目標再出發 實幹篤行創未來
西部陸海新通道讓貨物跨越山海,用服務聯通世界,正加速成為一條具有澎湃動能的國際經濟走廊,成為內暢外聯的開放通道、發展通道和戰略通道。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階段性目標完成的關鍵一年,廣西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部署要求,牢固樹立“實幹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説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錨定“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任務,精準施策,積極會同通道沿線省份,全力以赴完成國家2025年基本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目標任務,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貢獻通道力量。(黃永輝、許麗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