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至17日,2025年廣西兩會在南寧召開,期間,新華網推出“信心·力量 2025廣西兩會系列訪談”,邀請自治區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文軍介紹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在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目標和舉措。

張文軍介紹,2024年,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在嚴守資源安全底線的同時,多方面全力支撐“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實施。
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上,全區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批並“上圖入庫”,&&多項文件統籌生態與産業發展,開展詳細規劃“微改革”。資源要素保障成果顯著,保障各類項目用地計劃指標23.43萬畝,首次單列中國—東盟合作區計劃指標2.5萬畝,建設用地審批量居全國前列,出讓礦業權95宗。找礦行動成果豐碩,找礦資金投入4.64億元,探獲7處大中型礦床,多個礦種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找礦目標。資源利用水平不斷提高,處置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 28.61萬畝,兩市案例入選國家相關目錄。政策供給持續發力,&&一攬子政策文件,優化要素配置。

作為人大代表,張文軍在訪談時説,自然資源部門應與宏觀經濟政策同向發力,用好用足國家為廣西定制的政策,爭取如桂林旅游用地改革試點等新政策,重點支持“三大工程”“兩重”項目和“兩新”政策實施。1月7日,自然資源廳印發《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干措施》,提出23條針對性支持政策,涵蓋規劃空間保障等七個方面。
張文軍介紹,2025年,將用“強保障”“抓服務”“促改革”等關鍵詞概括自然資源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舉措。
在強保障方面,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統籌政策制定與執行,精準配置“兩重”項目和重點産業用地。今年將統籌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預先安排各市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不少於4.5萬畝,單列重點優勢區域及脫貧縣用地指標,推動更多重大項目納入國家指標保障範圍。
抓服務主要體現在提升重大項目用地審批服務質效。深入實施重大項目用地全周期服務保障機制,加快用地用林並聯審批試點。升級打造重大項目慧選址查詢系統,加強數據集成與共享,為項目選址“降本減負”。
促改革即深化自然資源重點領域改革。健全土地管理制度,與宏觀政策和區域發展高效銜接。貫徹新《礦産資源法》,激活礦業權市場。開展自然資源資産組合供應試點,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和混合用地供給試點改革,滿足企業多元化用地需求。
張文軍&&,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的最後一年,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將以積極的態度,推動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升級,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