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玲:多措並舉 着力打造古韻紅色生態灌陽-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01/16 17:58:27
來源:新華網

王鳳玲:多措並舉 着力打造古韻紅色生態灌陽

字體:

  1月12日至17日,2025年廣西兩會在南寧召開。期間,新華網推出“信心·力量 2025廣西兩會系列訪談”,邀請自治區人大代表、灌陽縣委書記王鳳玲分享灌陽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舉措。

  王鳳玲介紹,灌陽自古為湘桂走廊的重鎮,嶺南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融,是廣西地名文化遺産千年古縣,有國家級傳統村落32個,數量約佔廣西總量的1/10,有“世界瑤族發祥地”千家洞,多彩的歷史文化是灌陽自信的底色。

  灌陽是紅色沃土,是打響湘江戰役第一槍的地方。全縣共有43處湘江戰役遺存遺址被列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及全國“重走長征路”精品線路,紅色基因是灌陽最寶貴的財富。

  灌陽是生態走廊,作為國家生態功能區和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全縣森林覆蓋率排全市前列,草原綜合植被蓋度超90%,境內有千家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和灌江國家濕地公園三大天然氧吧,處處可以“森呼吸、林距離”,良好的生態是灌陽最亮的名片。

  作為人大代表,王鳳玲比較關注地區交通路網建設、鄉村振興、生態環境、縣域經濟發展以及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的問題。

  王鳳玲説,2025年,灌陽將全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聚焦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挖掘梳理灌陽曆史文化元素,充分發揮古村落、不斷代的文物等歷史遺跡遺存作用,深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七大行動”,培育打響“灌陽有味、灌陽有禮、灌陽有戲、灌陽有景”品牌,謀劃推介“桃李芬芳、山蒼花開、相約灌陽、情牽江口”“喝灌陽油茶 品酸甜苦辣 享健康人生”系列文旅活動,把燦爛的農耕文化、桂劇文化、民俗文化根植於城市建設、農文旅産業融合中,使城鎮處處展現特色文化魅力,把灌陽整體打造成傳統韻味和現代氣息交融的文化之城。

  王鳳玲在接受訪談時&&,灌陽將按照《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發展規劃》的定位,繼續完善好酒海井紅軍紀念園等系列紅色遺址和景點景區功能,使灌陽紅色文化更生動更系統,講好紅色故事,並結合農旅示範點建設,搶抓“廣西旅游年”活動的機遇,力求打造廣西最具影響力的研學旅游示範基(營)地,為灌陽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讓紅色灌陽成為全國紅色旅游重要目的地。

  同時,灌陽繼續聚焦做好“水、風、石、木”四篇文章,全力推進灌陽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和西山風電場等7個風電場項目建設,打造桂北“風光儲”一體化産業基地。做大做強“黑白根”大理石、石英砂硅基新材料、合金新材料三大支柱産業。積極培育生態旅游文化品牌,進一步打響灌陽千家洞探秘之旅。因地制宜擴大山蒼子、金銀花、草珊瑚等道地中藥材種植規模,打造廣西林下經濟示範縣。發揮袁隆平院士超級稻永久科研試驗站建管並舉作用,推進種業振興,着力打造具有灌陽特色的超級稻品牌。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勞動技能密集型産業,促進老百姓增收就業,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藍圖”成為眼前實景,把灌陽打造為山清水秀、産業興旺、社會和諧、人民富足的生態之城。

  王鳳玲介紹,灌平高速建成通車,提升了灌陽出行便捷度,今年還將加快推進江桂高速、357國道建設,力爭全灌高速(灌陽段)完成主體建設,構建便捷高效互聯互通交通網絡,實現新型城鎮化與鄉村全面振興比翼齊飛,大美鄉村與新型城鎮化交相輝映。

  王鳳玲説,灌陽將以服務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為統攬,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全面振興,堅持以古為脈,以紅為魂,以綠為本,着力打造古韻紅色生態灌陽,為廣西發展貢獻更多灌陽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