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服務中心大局 實幹篤行展擔當——自治區人大常委會2024年工作綜述之一
審議法規案18件,通過13件,審查批准設區的市法規27件、自治縣單行條例7件;聽取和審議19個工作報告;檢查8件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開展5項專題調研;作出7項決議決定;辦理代表議案17件、代表建議823件……
這是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寫在2024年履職答卷上的數字。一年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主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找準人大工作的切入點、着力點和突破口,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社會治理的效能優勢,實幹篤行展現了擔當。
抓住高質量發展的“棋眼”
【新聞回放】
“建議進一步突出‘數字經濟’,因為這是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新內容,是我區需要搶抓機遇的新賽道,而且已有較好基礎。”
“‘打造消費活動品牌’的內容還比較單薄,比如汽車、住房等大宗消費品尚未體現。”
2024年11月26日,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在分組審議關於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決定草案時,委員們各抒己見,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建言獻策。
“通過!”
2024年11月28日,經廣泛徵求意見、幾易其稿後,關於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決定經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對我區雙循環便利地建設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重大事項、制度創新和保障措施等作出規定。
【延伸閱讀】
做活廣西高質量發展這盤棋,“棋眼”就在擴大開放上。當前,廣西正積極發揮獨特區位優勢,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協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組織在桂全國人大代表和自治區人大代表圍繞“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主題開展年中專題調研,提出涉及自治區層面解決的意見建議81條,形成調研報告15篇,助力有效解決堵點難點問題;開展關於在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背景下推動外貿擴量提質情況專題調研,促進&&跨境電商提質擴量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加快培育國際貿易新動能;&&關於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的決定,為我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提供有力支撐、凝聚廣泛共識和磅礡力量。
為平陸運河建設貢獻人大力量
【新聞回放】
2024年11月25日,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開展平陸運河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專題調研,為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關於平陸運河項目建設情況的報告、二次審議自治區平陸運河保護與管理條例草案做準備。
建成後可通航多少噸級船舶?目前進展如何?是否存在什麼困難?當天,調研組分為兩組,到平陸運河馬道樞紐1號觀測平台、平陸運河航道4標建設現場,實地察看平陸運河項目建設進展情況,深入了解航道4標建設情況及原河道“裁彎取直”情況及項目建設中的諸多細節。
通過調研,調研組對平陸運河建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審議政府專項工作報告和條例草案有了更足的把握。
【延伸閱讀】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幹工程,平陸運河是廣西所盼、桂運所繫的戰略工程。為助推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有力有序推進平陸運河保護和管理立法,聚焦保障平陸運河安全、暢通和高效運行,加快推進平陸運河保護與管理條例立法進程,為保護好、管理好、運營好平陸運河提供法治保障。在2024年全區人大代表“混合編組、多級聯動、履職為民”主題活動中,各級人大代表對平陸運河保護與管理條例草案提出修改建議1100條,為法規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持續開展平陸運河項目建設監督,首次聽取和審議平陸運河項目建設情況報告,推動提升平陸運河項目建設管理水平,完善區內對接平陸運河的水運體系,加快推進平陸運河經濟帶建設,助力打造優質工程、綠色工程、廉潔工程,為服務平陸運河建設貢獻好人大力量。
推進人大民族工作創新發展
【新聞回放】
1月2日下午,在欽州市靈山縣煙墩中學大鼓教室,節奏有力的鼓聲準時響起,大鼓老師譚慶帶領10多名初中學生擂起煙墩大鼓,氣勢磅礡,震撼人心。
煙墩鎮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煙墩大鼓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煙墩鎮人大代表、煙墩中學校長劉長春告訴記者,學校目前已累計培養600多名煙墩大鼓傳承人,向8000多名學生普及煙墩大鼓文化。校園內建有百米煙墩大鼓浮雕、民族團結文化彩繪墻等。煙墩鎮人大也積極行動,多次組織到少數民族聚居區開展普法活動,在傳統節假日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
我區創新實施自治區、設區的市、自治縣人大民族工作三級聯動制度,找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着力點,持續推行“點線面”人大民族工作法,全區人大民族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八桂大地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處處綻放。
【延伸閱讀】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緊扣廣西作為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的實際,自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人大民族工作的“綱”,高質量推進涉民族工作立法,創新開展監督、調研和代表聯絡工作,為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發揮了重要職能作用。
自治區、設區的市、縣(市、區)三級人大常委會聯動聽取和審議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建設的決定實施情況;深入開展自治縣、民族鄉“十四五”時期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專題調研;開展對邊境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情況跟蹤監督調研,推動把“問題清單”變為群眾的“幸福清單”……
2024年,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在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建設走深走實、見行見效,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展現了更大作為。(佘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