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低空經濟迎風起勢-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01/07 16:03:19
來源:廣西日報

廣西低空經濟迎風起勢

字體:

  【原標題】廣西低空經濟迎風起勢

  桂林市陽朔縣在多個景區開發動力滑翔傘、直升機、熱氣球、載人飛艇等低空載人觀光項目,讓游客盡覽山水美景。 劉教清/攝

  低空飛行器常見飛行高度一覽。 古秀芳/繪製

  核心提示

  精巧靈活的無人機在平陸運河施工現場輕盈地飛上幾圈,相距100多公里外的工程師很快收到工程實時進度報告;廣西田園生化公司的無人機操作員動動手指,一個小時就能輕鬆完成50畝農田的噴藥作業量;曾經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開展的邊海防巡檢、耕地監測,因無人機的加持讓相關部門有了“千里眼”……

  日前,廣西正式印發《廣西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清晰繪製了全區低空經濟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從“飛起來”到“飛得穩”,廣西低空經濟新機遇不斷激發。

  廣西積極開拓“低空版圖”

  一個數據折射出廣西低空經濟的活躍蓬勃。2024年,廣西無人機飛行次數高達1132.6萬架次。

  “應用場景的多樣性,開拓了低空經濟的版圖。”廣西北投低空經濟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龍林告訴記者,低空經濟包括通用航空和無人機産業;從應用場景區分,可以劃分為低空交通類(物流、載人交通等)、教育文體類(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和專業作業類(城市管理、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築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救援、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等方面的飛行活動)等。

  一架無人機載着血液從南寧市青秀區飛赴南寧中心血站,十幾分鐘後順利抵達……2024年12月30日,廣西南寧低空生命線運營服務中心揭牌成立當天,展示了“低空+醫療”更好守護人類健康的案例。

  據不完全統計,南寧市青秀區無人機上中下游産業鏈企業約佔南寧市的三分之一。隨着去年南寧市青秀區&&廣西首個縣區級低空經濟方案,極大加速了低空經濟産業的集聚,“無人機+”多場景應用的先行先試為南寧市打造了一張靚麗的新名片。

  北海市銀海區海上牧場,巡檢無人機輕快飛過;桂林遇龍河景區,熱氣球悠然升空;大藤峽水利樞紐,水上執法無人機定期飛行……低空經濟為各行各業注入新活力。

  數據顯示,廣西低空經濟産值預估達20億元,全區14個設區市均表達了迫切發展低空經濟的願望。不久的將來,廣西或將迎來低空經濟全面開花的局面。

  創新拓寬多元化應用場景

  想要“飛得穩”,不僅要有豐滿的翅膀,還要有足夠的底氣。

  作為廣西低空經濟科研探索的排頭兵,廣西科學院厚積薄發,近年來相繼成立廣西科學院數字孿生新技術研究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柔性引進空天信息領域領軍人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李德仁教授,瞄準前沿課題發力。同時,引進中山大學劉萌偉博士擔任廣西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致力於空天信息産品與服務創新研發。其研究成果低空遙感智能&&,集成衛星(空)、無人機(天)、近地設備(地)的空間數據於一體,實現天—空—地多端協同作業與一圖成果共享。

  打造無人機聯動服務&&“最強大腦”是廣西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院的絕活。憑藉無人機+微型遙感技術這一創新之舉,該院躋身全國先進行列。廣西無人機技術應用協會會長、廣西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院院長楊如軍介紹,2009年,該院在廣西首次將無人機技術轉化應用到測繪地理信息工作中,構建了一套以無人機聯動&&為核心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近3年來,憑藉這一科技成果,該院先後摘取全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全國地理信息産品優秀工程獎金獎,兩次榮獲廣西科學技術獎。

  成立不到1年的梧州市新航程低空安全研究院作為廣西新銳的創新載體,鎖定低空飛行安全主題大做文章。研究院執行院長韋戈最近成功牽線搭橋,促成俄羅斯專家團隊和玉柴洽談合作,發掘無人機發動機生産商機。

  同時,一個政策導向讓南寧市低空經濟産業協會會長王偉任頗感欣喜。“我特別關注自治區、南寧市及一些城區發布的科技項目信息,發現與低空經濟關聯的科研項目有所增加。依託科技項目可以吸引更多研究團隊專注關鍵技術研發。”目前,王偉任的團隊已成功申報3個與低空經濟有關的科研項目,産學研相得益彰。

  “在低空經濟這一新賽道上,廣西大有可為。”廣西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元昌安建議,全區政、産、學、研、用各方需共同發力,增加廣西重大科技專項,成立創新聯合體、創新聯盟、低空經濟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加強低空經濟領域的研發創新和人才培養。另一方面,發揮廣西地緣優勢,將廣西打造成為面向東盟的低空場景服務方案供給地和低空裝備研發製造基地。

  提高教育供給與人才培養匹配度

  “學校有3個航空器的專業比較熱門,每年報考人數爆滿。”談到學校跟無人機有關的專業招生和就業情況,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航空宇航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勇軍介紹:“和校外的低空經濟企業合作後,學生參加實訓的機會增多,不少學生畢業前拿到了無人機飛行執照,就業更有競爭力。”

  人才是支撐低空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資源。我區多所院校近年來完善頂層設計,加大力度支持航空類高校開展低空經濟學歷人才培養,加大對飛行技術、低空航路規劃與空中交通管制等人才的培養力度,支持航空類高校及社會培訓機構大力開展專業航空飛機駕駛教育培訓、無人機操作技能培訓等航空消費類項目培訓。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積極打造“質量+航空航天”課程和“校內+校外”的無人機應用人才培養體系,相關成果獲2023年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還聯合東盟高校及相關企業牽頭成立“中國—東盟無人機産業聯盟”,學校獲批廣西科技創新合作基地“廣西東盟航空宇航科技創新合作基地”。2023年,該校成立中國—東盟航天工程師學院,目前已與東盟7國高校簽署合作協議。

  南寧職業技術大學低空經濟高職人才培養跑出加速度。該校黨委書記蹇興超介紹,學校將開設無人機設計、裝配、維修、模擬器開發、電子競技開發及應用等相關專業。不久前,學校獲得了中國民航局CAAC的官方授權培訓機構資質,下一步學校將整合優質資源,積極承辦各級各類無人機相關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錘煉學生新質技能的基本功。

  作為全區最早啟動無人機應用人才培養的學校,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6所二級學院開設了涵蓋無人機操控技術、無人機快速建模等技能專業課程,成立廣西低空交通創新應用中心,搭建廣西交通運輸行業低空立體交通綜合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等10余個科技&&,近3年來,已培養輸出數千名無人機領域的飛行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李新雄 付瑋燁)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