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44萬玉林人民的高鐵夢終於變為現實;廣西實現“市市通高鐵”,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市市通高鐵”的少數民族自治區;今天,玉林邁入高鐵時代——寫在南珠高鐵南玉段正式開通運營之際
玉林北站的設計採用嶺南建築元素,賦予站點獨特的城市文化特色。 (玉林日報記者 蔣金泰 攝)
廣西第三大高鐵客運站——玉林北站全景。 (玉林日報記者 蔣金泰 攝)
寬敞明亮的玉林北站候車大廳。 (玉林日報記者 張翔 攝)
锃亮的鐵軌從南寧東站延伸出來,在八桂大地的壯美山水間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跨越豐潤的鬱江河畔,途經茉莉飄香的橫州曠野,蜿蜒向東直抵廣西最大、全國著名的僑鄉玉林……
2024年12月30日,南珠高鐵南玉段正式開通運營,玉林邁入高鐵時代,廣西14個設區市全部實現“市市通高鐵”,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全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首個實現“市市通高鐵”的省區。
這是令744萬玉林兒女心潮澎湃的圓夢時刻,這是註定要載入玉林振興發展史冊的歷史瞬間。
9時03分,南玉段高鐵列車,以350公里/小時的速度,從玉林北站風馳電掣般駛向南寧東站。嶺南美玉、世界香料之都、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長壽市玉林,從此邁入高鐵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眺望美好未來。
這條在玉林境內綿延55.14公里的“鋼筋鐵骨”,經過玉林市的興業、玉州、北流三個縣(市、區)共10個鄉鎮(街道)。開通運營初期,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18列,南寧東至興業南站最快40分鐘可達;南寧東至玉林北站最快48分鐘可達,較經由南廣鐵路、黎湛鐵路壓縮56分鐘。
今天的玉林,正以“飛”速的激情,展現出無限生機和活力。
■南玉高鐵通車:廣西成為全國首個“市市通高鐵”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
南珠高鐵南玉段起自南寧東站,經南寧市、貴港市、玉林市,至玉林北站,線路全長193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是廣西自主投資建設的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設南寧東、巒城、橫州、興業南、玉林北5座車站,其中南寧東站為既有車站,其餘為新建車站。
這條高鐵開通後,廣西高鐵營業里程突破2400公里,達2405公里,居全國各省區前列。
高鐵一子落,發展滿盤活。借助這條高鐵,廣西開放的風,向內陸吹得更深。
隨着高鐵開通,廣西進一步形成以南寧為中心的“1小時生活圈”,不僅加深沿線各城市間經濟貿易&&,拉近廣西北部灣、桂東南兩大城市群的時空距離,活躍兩大經濟區域板塊經濟往來,而且對廣西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兩灣聯動”,以及融入西部大開發戰略,主動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具有重要意義。
從更為宏觀的視角看,南珠高鐵建成後南寧至廣州、深圳運行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以內,形成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東接海峽西岸城市群,西聯北部灣、桂東南、滇黔城市群的互聯互通大通道,將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左右江革命老區等多個國家級戰略和規劃區域融通,推動粵港澳的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管理等先進要素與西南地區的區位、資源、生態、政策等優勢融合,深化西南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交流與合作,推動産業集聚和轉型升級,加快西南地區參與和融入大灣區建設。
嗅覺敏銳的玉商,早已嗅到高鐵時代帶來的商機,紛紛感嘆:“回玉林投資、創業,正當其時,未來可期!”
“2023年8月,玉林市委書記王琛同志帶隊到廣州、深圳、東莞等地考察調研和招商推介,在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建議之後,系統形成了推動玉商玉工回歸的‘一號工程’,大力推動‘玉企出海、玉品出海’。南玉高鐵通車,使玉林與海外特別是東盟國家的經貿往來、文化交流更加頻繁,玉林蘊藏着無限商機,將成為玉商更加青睞的創業福地。”深圳市廣西玉林商會會長、深圳市博宇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天柱説。
20世紀80年代初,劉天柱來到深圳打拼,憑着吃苦耐勞的闖勁和過人的眼光,創下一番事業,在深圳站穩了腳跟。玉林推動玉商玉工回歸以來,劉天柱和深圳市廣西玉林商會帶動了100多家廣東優質高標企業來到玉林,投資香料、服裝、電子信息等多領域産業,拉動投資超100億元,近年累計産品出口100億美元,遠銷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玉林,像劉天柱這樣敢闖敢拼的玉商走遍了五湖四海。目前,玉林在外經商務工人員160多萬、海外僑胞220多萬,數量均居廣西之最。其中,僅在廣東就有120多萬玉林籍熟練工。
近年來,玉林全力在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上帶好頭,與大灣區的經貿往來越來越密切,2024年1月至11月,全市新簽約粵港澳大灣區項目145個。
玉林地處桂東南,毗鄰粵港澳,前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兩灣”聯動發展的重要支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物流節點城市。玉林海港碼頭建成開港,玉林福綿機場已開通直達國內主要城市航線。隨着高鐵開通,構建“通江聯河達海”新格局步伐進一步加快,玉林已成為通達“兩灣”、面向東盟的樞紐之城、通衢要地。
未來,南珠高鐵全線建成通車後,玉林至廣州只需1小時20分鐘、玉林至深圳只需1小時40分鐘,將極大地增強玉林與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産業合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南玉高鐵通車壓縮了時空距離,工作通勤、求學經商更加方便,‘雙城生活’的便利將深度帶動兩市商業互動合作。”玉商總會會長、廣西威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東認為,南玉高鐵通車加速了回歸玉商項目的發展,為項目招商、項目回遷、招才引智、資金回流、技術回鄉、智力回哺提供了極大便利。
除了自己回家鄉投資,自2023年8月至今,黃東等玉商積極參與玉商回歸工作,發揮玉商總會&&優勢,引進玉商回歸項目。
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23年8月至2024年12月22日,玉林市共引進玉商回歸項目536個,總投資1121.99億元。
“路通則財通,南玉高鐵開通,不僅大大縮短玉林至南寧往返的時間,還通過南寧高鐵樞紐打開一扇玉林連接全國各省市高鐵線的新窗口,為玉林各領域産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廣西老田集團董事長田振華,經常全國各地跑,盼望高鐵開通已久。他認為,企業可借助高鐵的便捷性與高效性,調整經營策略,加強高鐵沿線産業布局,提升企業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
高鐵時代的到來,打開了玉林全新的交通版圖,從根本上重塑了玉林交通優勢、區位優勢、發展優勢,對於加快玉林融入北部灣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經濟帶、平陸運河經濟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以及主動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具有重大作用。
■夢碎復夢圓:融入全國高鐵“朋友圈”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從南寧東站到玉林北站,最快行車時間由1小時44分鐘縮短至48分鐘,這個看似短暫的時間差,背後卻是玉林人孜孜以求“高鐵夢”的艱辛歷程。
玉林地處廣西東南部,是廣西第二人口大市,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要城市,是粵港澳進入廣西、走向東盟的重要通道,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近年來,玉林市委、市政府以“建高鐵、修機場、造碼頭”三件大事為重點,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堅。但,卻遲遲未能搭上高鐵這趟快車。
在家門口就能坐上高鐵出行,共享高鐵經濟帶來的發展紅利,是740多萬玉林人民的夢想。
多少年來,玉林人望眼欲穿,就像媽媽渴望早日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忍受着、等待着、盼望著。
多少年來,玉林市委、市政府也從未停止追逐高鐵的步伐。
2008年底,南廣高鐵開工,卻不經過玉林,“高鐵夢”碎,玉林人的心也碎了……
但玉林人,將“勤於公、儉於家、敢為先、善創業、重務實、尚包容”精神特質融進了血液裏,寧願苦幹,不願苦熬!
玉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積極作為,會同自治區發改委主要領導赴北京,到國家發改委、國家鐵路局、國鐵集團匯報對接南寧經玉林至深圳高鐵項目事宜,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層面及廣東省大力支持南寧經玉林至深圳高速鐵路規劃建設。
“每年全國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都強烈呼籲建議國家將張家界經玉林至海口、南寧經玉林至深圳‘一縱一橫’兩條高鐵項目納入國家鐵路中長期規劃修編。”玉林市政協副主席、市南深高鐵指揮部副指揮長何東真説,通過玉林市委、市政府積極爭取,2016年,深圳市主要領導帶隊到廣西扶貧,期間在南寧與廣西黨政主要領導交流中,提出共同合作推動南深高鐵建設。
自治區高度重視,把南寧經玉林至深圳高鐵作為自治區鐵路建設頭號工程全力推進,自治區黨委、政府相關分管領導、自治區有關部門積極跟進,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溝通對接,着力推進各項工作。特別是自治區發改委(鐵路建設辦)派出工作小組長期駐紮在北京,與國家發改委保持密切&&,確保高鐵規劃建設工作順利推進。
2016年12月,玉林市委託中鐵五院開展南寧經玉林至深圳高速鐵路項目方案研究工作。2017年,玉林市政府多次與廣東省發改委、深圳市、雲浮市政府對接該項目相關工作;並與梧州、賀州兩市人民政府聯合行文請求自治區政府加快推進該項目前期工作,及早開工建設。
經過努力,該項目寫入自治區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列入《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廣西實施方案》。2018年3月下旬,自治區相關領導與廣東省相關領導會談,明確將該項目列入由廣東省在牽頭編制的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規劃。
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玉林市於2018年5月25日行文上報自治區政府請求成立自治區層面的項目業主;同年8月29日成立玉林市層面的項目建設指揮部,並啟動玉林高鐵站周邊配套規劃研究工作。
在與規劃設計部門對接協商、與規劃評審專家溝通交流過程中,玉林市委、市政府着眼長遠,態度堅決,目標明確,反復強調南寧至玉林城際鐵路是南寧經玉林至深圳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時速必須是350公里,南寧起止站理應為南寧東站,線路應盡可能拉直。這些要求得到自治區的充分肯定和全力支持,並於2018年8月底通過了專家評審會。
漫漫十年追夢路,誰料想,玉林人的“高鐵夢”再次破碎——2018年11月,國家鐵路局門戶網站傳出:南玉深高鐵“未納入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夢碎傳言一出,社會輿論沸沸颺颺。玉林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決心做出實際成果,不辜負玉林人民期望。玉林市委主要領導會同自治區有關領導,於2018年11月17日出發,次日凌晨1點多到北京,早上7點半就趕到國家發改委……
功夫不負有心人!此行,玉林市領導想見的國家發改委相關領導見到了,沒計劃能見的領導也見到了,匯報對接了南寧經玉林至深圳高鐵項目事宜……
“玉林不等不靠,一步一個腳印,把高鐵作為三件大事之首來謀劃。”玉林市政協副主席、市南深高鐵指揮部副指揮長何東真説,正是基於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基於歷屆玉林市委、市政府的全力以赴,一棒接着一棒跑,從全力呼籲爭取高鐵,到“三件大事”中的接高鐵,到電氣化改造通動車,到謀劃“一縱一橫”建高鐵,到優先啟動建設南寧至玉林城際鐵路,幾代玉林人翹首以盼的“高鐵夢”逐漸照進現實!
2018年12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文批復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19—2023年)》,南寧至玉林城際鐵路列入其中。自治區政府隨即安排專款支持啟動南寧至玉林城際鐵路建設。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歷經坎坷,玉林終於擠進全國高鐵“朋友圈”!
這一好消息迅速傳遍玉林大地,玉林人民喜笑顏開,奔走相告……
2019年1月15日,南玉高鐵在北流新圩鎮破土開建,叩響了玉林高鐵時代的大門。
■匯聚磅礡力量:鋼鐵巨龍是這樣“煉”成的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從南珠高鐵南玉段動土的那一刻起,玉林市上下高度統一、團結奮進,匯聚起磅礡力量,在千丈絕壁、萬尺深澗上,架起了無可比擬的“玉林速度”!
玉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迅速組建玉林市高鐵建設指揮部,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指揮長。在沿線縣(市、區)設立高鐵指揮分部,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與項目業主、施工單位之間高效聯動的推進機制。玉林市發展改革委統籌協調、各部門通力協作、縣(市、區)負責具體抓落實,形成了完善的工作體系。此外,成立了多個工作專班和小組,迎難而上、紮實推進高鐵建設工作。
玉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措施,到項目建設現場指導調研,現場協調解決問題困難;沿線群眾主動為項目建設“讓路”,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加快土地徵遷進程,幹群一心、眾志成城,為項目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強保障。
“每天起得比雞還早,睡得比狗還晚……”回憶起那段徵拆的日子,北流市玉林高鐵新城項目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盧昭志笑着説。
徵拆工作組白天跟着勘探人員在現場確定徵用的具體位置,晚上就到被徵用土地的村民家中,向村民講清講透徵地拆遷的法律法規和相關補償政策,爭取村民對項目建設的支持。僅用20天,就完成了高鐵項目開工儀式現場500多畝用地的徵拆工作;僅用10多天,就完成了玉林境內最長隧道——良睦隧道的徵地拆遷任務……
這,也是整個南珠高鐵南玉段全線拆遷工作組的常態。光榮感、使命感促使所有人迸發出最大的能量,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全線徵拆工作。
“起步就是衝刺,開工就是決戰。”廣西南玉鐵路公司、國鐵南寧局南寧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及各參建單位,共同建立“一路多方”協調推進聯席會制度。通過季度聯席會、月度工作會、半月例會等加強溝通協調,及時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問題,促進南玉段項目建設一再提速。
2020年,建設單位克服疫情影響,全面開工建設南珠高鐵南玉段。2020年12月12日,首孔箱梁架設成功,創造了廣西鐵路建設“當年啟動、當年開工”以及“當年開工、當年架梁”的新紀錄。至此,“南玉速度”成為了廣西鐵路的一張嶄新名片。
南珠高鐵南玉段橫跨鬱江、邕江等多條河流,沿線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難度大,共有41座隧道、137座橋梁,橋隧比達85.1%。換言之,在全線80%以上的區段裏,建設者需要於石山中鑿隧,於水澗上架橋。
面對“以橋代路”“穿山越嶺”的巨大挑戰,參建施工單位展現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努力。他們打破常規,搶抓進度,各工程節點不斷提前衝線、捷報頻傳:重要控制性工程——良睦隧道小里程順利貫通,全線最長隧道——平悅隧道大里程至出口端貫通。建設者創新研發了國內首&“千噸級”懸臂造橋機,解決了大節段承重主梁受力大的技術難題。重點控制性工程——百合鬱江特大橋、六律邕江特大橋、六景鬱江特大橋順利合龍……
“南玉高鐵的開通,是玉林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要事,全市幹部群眾滿心期待、翹首以盼,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站位全局、加壓增責,卡緊節點全力推進工作,精益求精展示玉林形象,保障高鐵順利開通。”12月20日,玉林市委書記王琛、市長張惠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章、市政協主席呂劍楓等市四家班子領導到玉林北站現場辦公,並召開現場辦公會,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力保高鐵順利開通。
取意“嶺南都會 美玉成林”設計理念的玉林北站,猶如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熱情地迎接八方賓客的到來。
“要彰顯玉林優秀特色文化,提升站場的玉林辨識度,充分展示玉林文旅資源。”玉林市委書記王琛多次實地檢查指導高鐵建設,並對站房設計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玉林北站位於北流市新圩鎮,是廣西第三大高鐵客運站,同時也是南珠高鐵南玉段全線規模最大的新建車站,着力打造成全國人性化高鐵示範站,站房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最高可同時容納5000人候車。車站造型宛如鳳凰展翅,站房中部起伏的玻璃幕墻和水平線條寓意着玉林山清水秀、山水共融的美好景象,候車大廳內部的裝飾主題為“嶺南都會,燦若繁星”。
興業南站位於興業縣南側,距離興業縣城區約3公里,整體造型取自興業“興”字的漢字結構,表達興業繁榮興旺的美好寓意。車站內飾設計根據“六萬大山”形態進行抽象提取,兩側延伸的幕墻宛若雄鷹振翅翱翔,柔美的屋面曲線呼應周邊的山丘,寓意即將騰飛的興業,也如同熱情的主人,伸出臂膀迎接賓客的到來。
世上本沒有路,只靠人定勝天。六年光陰,一萬多名鐵路建設者孜孜以求、風雨兼程、奮鬥如歌,踏平坎坷成大道,終把藍圖變通途。
南玉高鐵,猶如巨龍騰空,穿山越水,氣勢如虹,奔向遠方。
■乘勢擘畫新藍圖:“軌道上的玉林”跑出加速度
高鐵駛來,未來已來。
南珠高鐵南玉段通車,不僅改善百姓出行條件,還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快速流動,牽引着區域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北流新圩鎮下坡村東風組劉大源夫婦,此前一直在廣東務工。2023年南玉高鐵徵地拆遷,他們利用部分拆遷款在新圩鎮上開了一家隆江豬腳飯餐飲店。每天飯點,店裏都坐滿了人,而且每天還有100多份快餐送至高鐵施工單位。劉大源把在外務工的7位兄弟姐妹都叫回來在店裏幫工,既解決了就業問題,又能照顧老人小孩。
“高鐵開通後,人氣更旺,到時再開幾家分店。”對此,劉大源意氣風發。
“隨着玉林北站站前大道和文苑路建成,原來坑洼破損的泥濘村道,變成了寬敞平整的雙向8車道。”平安山村村民鄧明玲告訴記者,高鐵建設帶來鎮村面貌大改變的同時,也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使部分群眾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群眾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也明顯增強。
得益於高鐵及其配套項目建設,新圩鎮的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跨越進位,2023年財稅收入突破7187萬元,相較2020年增加5486萬元,增幅高達322%。固定資産投資達到17.75億元,相較2020年增加12.52億元,增幅高達239%。
“高鐵帶來的交通便利性,促使資本、技術、人力等生産要素以及消費要素聚集,將帶動我鎮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對此,新圩鎮鎮長陳軍滿懷期待。
在廣西同德未來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梅的眼裏,同方計算機玉林生産基地和南寧同德光電的TCL産教融合基地,因南玉高鐵的開通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南寧與玉林市場之間的&&更加緊密,銷售渠道的拓展更為順暢。集團能夠快速響應兩地市場的變化,靈活調整銷售策略,高效地將産品與服務推向市場。”楊梅認為,高鐵的開通還有利於整合商業資源,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項目運營效率。這些改變增強了項目在區域市場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推動清華同方在商業領域的深入發展及戰略布局的優化。
廣西城建集團在南寧設有總部,在註冊地北流設有本部。該集團董事局主席周偉認為,南珠高鐵南玉段通車,使“雙城”間出行時間縮短,為兩地業務的溝通與開展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同時,高鐵站亦能帶動站點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增多,並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崛起與協同發展,涵蓋商業中心、辦公樓宇、酒店設施及住宅項目等多種功能業態的大規模城市綜合體的開發建設。這一系列發展將為建築業開闢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所未有的機遇。
南珠高鐵南玉段的開通,既是744萬玉林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圓夢之路”;也是玉林更深層次擴大對外開放,全面融入國家戰略的“開放之路”;更是玉林放大優勢,集聚吸引更多要素,推動經濟穩增長的“發展之路”。
自治區黨委黨校“一帶一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二級教授張家壽認為,南珠高鐵南玉段的開通,首先是政策疊加的優勢與紅利將發揮到極致。投資玉林的企業可以同時享受到多層疊加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優勢帶來的紅利,將使玉林再度成為投資熱土。
其次是突出的區位優勢與紅利將發揮到極致。玉林海港碼頭的開港,使玉林成為沿海城市,從而具備了沿海臨港的優勢,為面向東盟開放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平陸運河的建設,使玉林實現“通江聯河達海”,如虎添翼。南玉高鐵的開通,使玉林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發展新格局。
第三,交通的便利優勢與紅利將得到充分發揮。玉林擁有的海陸空立體大交通格局,極大地提升了交通的便利性,加快實現對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的有機銜接,並在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更好發揮作用,從而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玉林的開放發展空間,推動玉林加快打造成為“兩灣”聯動核心城市、新興臨港工業城市和現代製造城市,加快崛起成為沿海新一極。
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處長任建勳建議,作為廣西重要工業基地和全國內燃機、日用陶瓷等生産出口基地,玉林應高標準布局高鐵經濟産業帶。依託自治區級園區,聚焦先進裝備製造、先進新材料等主導産業,大力實施産業鏈招商,加速對接新質生産力。同時,促進高鐵沿線與臨港産業集群的聯動,暢通供應鏈、産業鏈和創新鏈,將高鐵沿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
其次,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物流節點,依託國家級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要承接地、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等&&,深度融入向海經濟戰略,保稅物流體系加速構建,對外貿易促進&&加快搭建,將助力玉林更好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及參與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第三,憑藉深厚的商賈文化與活躍的民營經濟基礎,借力南玉高鐵開通及國家西部大開發、北部灣經濟區等多重政策利好,加速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促進港産城融合發展,搭建企業投資與成長&&,吸引玉商玉工回歸,將助力玉林在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中走在前,共享高鐵經濟新機遇。
南珠高鐵南玉段開通,玉林人民“建高鐵、修機場、造碼頭”的三個夢想終於全部實現。
然而,這僅僅是一個更高的新起點。
玉林,從不會停止追夢的步伐,更不缺“不怕灘險彎又多”的銳氣和“志在必得、非成不可”的韌勁。目前,正努力爭取張海高鐵懷化經桂林、玉林至湛江段項目列入國家“十五五”規劃,力爭盡快開工建設。通過與外界互聯互通的大交通,着力在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上帶好頭,加快建設清朗繁榮文明和諧美麗新玉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玉林篇章。
今天的玉林,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今天的玉林,正以更加自信開放的姿態,乘上時代的高鐵、發展的高鐵,駛向更加美好燦爛的未來!(玉林日報記者 韋青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