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忻高速12月26日提前全線通車 全長118.17公里,通車後將構築桂中“一小時經濟圈”
12月19日,由廣西北投集團直屬企業新發展交通集團投資建設的武宣—來賓—合山—忻城公路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將於12月26日提前全線建成通車。
武忻高速是《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2018—2030)》中新增的29條聯絡線中聯6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118.17公里,途經來賓市武宣縣、興賓區等4個縣(市、區)17個鄉鎮,是自治區統籌推進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武忻高速橫跨來賓市東西方向,一跨黔江,兩跨紅水河,與柳北、泉南、三南三條高速緊密連接互通。全線精心設置了互通式立交13處、互通式立體交叉13處、主線上跨分離式立交15處、橋梁40座,設三江口、正龍、來賓高新區、良塘、合山北、果遂、忻城新圩7個收費站,紅河、合山北服務區2對。
武忻高速起點位於二塘互通與柳北高速相接處(武宣北收費站附近)。向西行10多公里,高聳入雲的索塔映入眼簾,這便是武宣黔江特大橋,主跨618米,索塔高達216米,相當於77層高樓。武宣黔江特大橋工區長韋健生自豪地告訴記者,這是廣西已合龍橋梁中的最大跨徑和最高索塔,全橋共有160根斜拉索。
維都上跨湘桂鐵路分離式立交特大橋是武忻高速的重點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率先應用“智能球鉸”大噸位轉體關鍵技術。中鐵一局武忻高速3標項目總工程師王亮説,橋梁轉體T構長130米、寬30.75米、重2.2萬噸。“這一技術的使用,就是要確保把相當於半個足球場大小、同時把2萬輛家用小轎車舉起,一分不差地精準轉體到位。”
一座紅彤彤的“子母橋”——忻城縣新圩紅水河特大橋,乍看只有一道,但其實有主線橋和連接線橋兩道橋,主線橋為雙向四車道的高速公路橋梁,連接線橋為雙向兩車道的二級路橋梁。有了這條便民橋梁,新圩鄉、紅渡鎮兩岸通行時間將從50分鍾大幅縮短至5分鐘以內。
高速路上的每一座橋梁、每一條隧道、每一處互通都彰顯着現代工程的精湛技藝,武忻高速最長的隧道——紅水河2號隧道,全長4.2公里,位於喀斯特岩溶地區,隧道內明亮整潔,警示標識亮眼,安全設施齊全。除此之外,武忻高速的收費站與服務區也各有亮點,收費站採用先進的電子支付系統,通行效率高,服務區兼具實用性與舒適性,配備了衞生間、休息區等一系列便民設施。
項目建成通車後,將構築桂中“一小時經濟圈”,沿線通行時間由3.5小時縮短至1.5小時,成為來賓市直通粵港澳大灣區的便捷陸運通道。
綜合《廣西日報》、廣西新聞網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