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漓江核心景區:打造“電力+文旅”近零碳示範樣板-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12/08 17:41:17
來源:新華網

桂林漓江核心景區:打造“電力+文旅”近零碳示範樣板

字體:

  新華社南寧12月8日電(記者陳一帆)近日,在桂林市漓江核心景區近零碳示範區,廣西新型全預製、近零碳、智能化雙層配電房正式投運,此舉進一步推動景區綠色電力基礎設施升級。該示範區獲得基於ISO14068-1國際標準的“碳中和”認證。

  近年來,立足於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發展需求,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加快建設漓江核心景區近零碳示範區,探索了一批可應用、可展示、可複製的零碳場景,致力於打造“電力+文旅”近零碳示範樣板。

  以零碳內核提升山水“顏值”

  漓江核心景區近零碳示範區的 “綠色密碼”,隱藏在山水之間的“能源脈搏”中。

漓江山水美如畫。吳恩燏 攝

  在桂北山區,一台颱風機矗立山間,巨型葉片迎風旋轉,將清潔的風電能源輸送到電網中,為漓江兩岸的璀璨燈火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

  陸上風電是桂林電網的主要電源之一,風電裝機容量約252.7萬千瓦。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用電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桂林市綠電裝機累計超464萬千瓦,裝機佔比躍升至83.8%,能源結構正加速向綠色轉型。

  由於新能源具有間歇性、波動性以及隨機性等突出特徵,在打造近零碳示範區的過程中,靈活且穩定的電網具有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以500千伏桂北站為核心,打造220千伏鏈式網架,最大限度地消納桂北風電群與分佈式新能源。同時,結合柔性充電樁與光、儲、充一體化充電服務站,借助虛擬電廠等新技術手段,有效解決光伏發電與用能規律不匹配的難題,推動新能源的高效利用與穩定傳輸,為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與保障。

  創新電力零碳運營實踐

  “在打造近零碳示範區的過程中,我們聚焦電力零碳運營,從源網荷儲碳數六要素出發,大幅降低電力碳排放因子。”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總經理劉艷陽説,在漓江核心景區近零碳示範區,已建成廣西首個基於碳流分析的風光儲直柔充零碳供電所。

漓江核心景區近零碳示範區建成廣西首個基於碳流分析的風光儲直柔充零碳供電所。莫希濤 攝

  零碳供電所作為集新能源、儲能、用電設施、充電樁於一體,源、網、荷、儲、充協調運行的微電網供電服務中心,是電網低碳向零碳轉型的關鍵環節。

  走進南方電網廣西桂林陽朔供電局興坪供電所,全電廚房、光儲路燈、先進的碳排放監測系統等一系列綠色設施盡收眼底。從積極引入分佈式可再生能源,到借助市場化手段購買綠電;從大力推進設備低碳化深度改造,到引導員工踴躍參與日常減碳行動,該供電所多管齊下、協同發力,全方位提升自身的 “綠色含量”。

  通過風光儲直柔直流微網系統,興坪供電所零碳化運營清晰可見。“11月供電所累計發電3245.5千瓦時,在滿足供電所生産生活用電的同時,還有綠色余電輸送到大電網。”該供電所副經理張喬木説,供電所通過布局風光儲項目、建設低壓柔性直流配電系統,不僅實現自身的零碳化運營,還為周邊區域帶來減碳示範效應。根據碳測算,該供電所年減碳量達48.55噸。

  受訪人士認為,零碳供電所、全預製近零碳配電房等創新探索,為未來零碳産業區、零碳社區等建設提供了可複製推廣的場景。

  激發公眾綠色低碳新動能

  實現“雙碳”目標,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共同努力。

  今年10月,桂林“電靚文旅”碳普惠小程序正式上線,這是面向公眾的純公益性質碳普惠平台,也是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推動自由碳市場在廣西落地的新方式。

  該小程序充分結合桂林旅游城市的特色,將新型電力系統與低碳文旅深度融合,構建起以電網企業為主體服務社會的普惠激勵機制,以碳普惠方法學量化用戶的低碳行為並給予碳幣獎勵。

  目前,“電靚文旅”碳普惠小程序已與微信運動、美團單車、順意充平台、飛螞蟻回收等形成生態合作,用戶可將碳幣在第三方平台兌換相應獎勵,進一步激發公眾踐行綠色低碳行為的積極性。

  近日,來自廣東佛山的游客謝女士分享了自己的體驗。她通過“電靚文旅”碳普惠小程序,在旅游過程中低碳出行、綠色消費,積累了碳減排積分,換算了10個碳幣,並利用碳幣消費兌換了視頻會員券。

  “沒想到一次綠色低碳出游還能獲得獎勵,我會向身邊朋友推薦使用這一小程序,號召更多人參與到綠色低碳生活中。”謝女士説。

  “電靚文旅”碳普惠小程序合作企業、飛螞蟻低碳回收平台可持續發展部經理鄧琦華説,該小程序通過記錄日常低碳行為,以激勵機制引導大家踐行低碳,讓公眾通過日常低碳行為獲益,推動低碳理念轉化為日常習慣。(完)

【糾錯】 【責任編輯: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