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2月7日電(記者黃耀滕)12月4日至6日,世界衞生組織專家組來廣西對友誼關口岸、東興口岸開展實地測評,經過對口岸傳染病防控、醫療救治、口岸環境衞生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對等方面嚴格細緻地檢查,世界衞生組織、海關總署授予友誼關口岸、東興口岸“國際衞生陸港”稱號,這兩個口岸也是全國首批獲此殊榮的陸路口岸。
“國際衞生陸港”是指按照《國際衞生條例(2005)》有關規定,建立完善的衞生控制與保障設施,健全有效的衞生管理機制,滿足國際間疾病及核生化有害因子防控等需要,獲得世界衞生組織認可的國際通行口岸。
據了解,廣西友誼關口岸、東興口岸成功創建國際衞生陸港,將在保障跨境旅客衞生安全、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據介紹,為持續提升對外開放口岸公共衞生防控能力,築牢口岸防線,廣西於今年2月正式啟動創建國際衞生陸港工作,成立了創建“國際衞生陸港”領導小組,建立“政府主導、企業主責、海關指導、部門協作”的工作機制,由自治區商務廳、口岸辦會同南寧海關、衛健委、疾控局、崇左市政府、防城港市政府等相關單位共同開展創建工作,努力提高口岸衞生管理水平和保障服務能力。
南寧海關衛檢處處長黃湛介紹,友誼關、東興口岸開展“國際衞生陸港”創建計劃,得到海關總署大力支持,總署先後派出全國海關係統13名創衛專家和業務骨幹對友誼關、東興口岸創衛工作進行技術支持和指導評估,南寧海關召集關區衞生檢疫中堅力量,赴友誼關、東興口岸協助開展現場檢查和技術指導,全力助推友誼關、東興口岸創衛。
廣西是我國面向東盟合作開放的前沿和重要窗口,在中越陸路邊境口岸創建國際衞生陸港,持續推進口岸公共衞生核心能力建設,有助於展示和提升廣西口岸良好的對外開放形象,促進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以更高質量衞生安全保障更高水平開放。
“我們將以友誼關、東興口岸創衛成功為契機,繼續推動廣西其他對外開放口岸持續鞏固、發展並提升口岸公共衞生核心能力,積極推進國際衞生機場、國際衞生港口創建工作,為提升口岸綜合實力、提高口岸城市國際影響力、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助力廣西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實現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南寧海關關長王味冰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