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寧市西鄉塘區教育系統堅持“五育”並舉,努力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秀田小學、位子淥小學深入開展科學教育實踐活動,走出一條“雙減提質”與科教加法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位子淥小學以“以信息化促現代化,以現代化顯品質化”為辦學思路,開展人工智能課程,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創新打造人工智能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與實踐前沿技術的機會。

位子淥小學學生通過融合課程掌握環氧數字機器人構建製作技能
位子淥小學精心構建面向全體學生的普適性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形成基於項目式學習的人工智能教育“三階六環”課堂教學模式,將生活常見的人工智能知識和技術作為課程內容的載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親歷設計與實現簡單智能系統的基本過程與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工程思維和實踐能力。

位子淥小學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ai編程課程
位子淥小學成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團隊,團隊成員來自信息科技、科學、數學、綜合實踐四個學科,通過“老帶新”“專帶兼”師徒結對模式,定期對團隊及全體教師進行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訓,為教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秀田小學以“育人為本,科創興校;啟智潤心,創新致遠”為辦學目標,致力培養學生的科學夢想,打造“四模式”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啟迪學生智慧,激發創新精神,築夢“多彩科技”。

秀田小學航模特色課
秀田小學創新課程實施機制,開設走班制特色課和課後服務科技活動課程,豐富多彩的學生科技社團與興趣小組活動課深受學生喜愛。
秀田小學構建“科學課+綜合實踐課+課後服務社團活動課”三位一體的科創教育模式,設計有科學+勞動、科學+社會實踐、科學+科普、科學+人工智能等科學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秀田小學機器人特色課
秀田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教學內容與生活的結合,利用各方資源,注重實踐與理論深度融合,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領悟科學原理,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黃以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