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紫黑香糯以其獨特的品質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被譽為高寒山區的“黑珍珠”。隨着種植面積擴大和産業模式創新,融水紫黑香糯不僅為當地農民帶來可觀收入,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紫黑香糯從播種到收穫需要約200天,其對土質、水源和陽光照射要求非常嚴苛,只能在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生長。融水縣良寨鄉的紫黑香糯種植區域坐落於雲貴高原苗嶺山東延余脈,海拔在300米至1000米之間的高寒山區。這片稻田以梯田為主,當地堅持原耕原種,300多年來未經過品種改良,始終採用粗放型傳統種植方式,不施化肥,不噴農藥,具有較強的耐寒性和緩慢的發芽速度,一年僅能收穫一季。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加傳統的耕作方式,讓融水紫黑香糯展現出優秀的品質,每100克紫黑香糯中花青素含量高達2022毫克,同時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維生素等。融水紫黑香糯於2020年獲得第二批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並於2021年榮獲第二屆中國(廣西)—東盟現代種業發展大會“好種好品”金獎。
融水縣良寨鄉在紫黑香糯種植上不斷加大投入,建設種子基地。目前種植面積已擴展至1500畝,預計年産量30多萬斤。在産業發展模式上,當地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産業聯合體,致力於打造一個以傳統有機農業生態種養、現代農産品加工、儲藏、物流和銷售為主的示範區。這一模式整合了特色糧食保育選種、綠色防控、高標準生産、科研創新、科普教育、農業休閒旅游和康養等多元化功能,為鄉村振興、産業興旺、經營集聚提供強力支撐。(高嘉偉)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