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篾一編60年-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11/01 16:57:35
來源:新華網

竹篾一編60年

字體:

  馮光明在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扛着剛砍的竹子回家(10月29日攝)。

  1944年出生的馮光明,是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村民。作為一名竹篾編織手藝人,他能將一根根普通的竹子編織成籃子、背簍、小鳥等精巧物件。

  編織竹編用品,最基本的是要掌握破竹篾的技巧,將粗壯的竹子破為厚薄均勻且連貫的竹篾非常不容易。“開始學習破竹篾的時候,手指經常被竹篾刺破,雙手都是傷口,前後學了一年才比較熟練。”馮光明説。從一根普通的竹子,到精美的竹編日用品,需要經歷選竹、鋸料、開竹、破條、撕篾、編織等十幾道工序。通過勤學苦練,馮光明熟練掌握了竹篾編織技藝,從20歲開始獨立編織,銷售竹製品成了他補貼家用的方式。

  如今,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馮光明不需要再依靠銷售竹製品為生,但他對竹編依舊情有獨鍾。他經常把編好的竹製品送給親朋好友和周圍小學的學生們,讓孩子們從小關注民間特色手工藝品。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馮光明在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破開竹子(10月29日攝)。

  1944年出生的馮光明,是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村民。作為一名竹篾編織手藝人,他能將一根根普通的竹子編織成籃子、背簍、小鳥等精巧物件。

  編織竹編用品,最基本的是要掌握破竹篾的技巧,將粗壯的竹子破為厚薄均勻且連貫的竹篾非常不容易。“開始學習破竹篾的時候,手指經常被竹篾刺破,雙手都是傷口,前後學了一年才比較熟練。”馮光明説。從一根普通的竹子,到精美的竹編日用品,需要經歷選竹、鋸料、開竹、破條、撕篾、編織等十幾道工序。通過勤學苦練,馮光明熟練掌握了竹篾編織技藝,從20歲開始獨立編織,銷售竹製品成了他補貼家用的方式。

  如今,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馮光明不需要再依靠銷售竹製品為生,但他對竹編依舊情有獨鍾。他經常把編好的竹製品送給親朋好友和周圍小學的學生們,讓孩子們從小關注民間特色手工藝品。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馮光明在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編竹籠(10月29日攝)。

  1944年出生的馮光明,是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村民。作為一名竹篾編織手藝人,他能將一根根普通的竹子編織成籃子、背簍、小鳥等精巧物件。

  編織竹編用品,最基本的是要掌握破竹篾的技巧,將粗壯的竹子破為厚薄均勻且連貫的竹篾非常不容易。“開始學習破竹篾的時候,手指經常被竹篾刺破,雙手都是傷口,前後學了一年才比較熟練。”馮光明説。從一根普通的竹子,到精美的竹編日用品,需要經歷選竹、鋸料、開竹、破條、撕篾、編織等十幾道工序。通過勤學苦練,馮光明熟練掌握了竹篾編織技藝,從20歲開始獨立編織,銷售竹製品成了他補貼家用的方式。

  如今,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馮光明不需要再依靠銷售竹製品為生,但他對竹編依舊情有獨鍾。他經常把編好的竹製品送給親朋好友和周圍小學的學生們,讓孩子們從小關注民間特色手工藝品。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馮光明在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編竹鳥(10月29日攝)。

  1944年出生的馮光明,是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村民。作為一名竹篾編織手藝人,他能將一根根普通的竹子編織成籃子、背簍、小鳥等精巧物件。

  編織竹編用品,最基本的是要掌握破竹篾的技巧,將粗壯的竹子破為厚薄均勻且連貫的竹篾非常不容易。“開始學習破竹篾的時候,手指經常被竹篾刺破,雙手都是傷口,前後學了一年才比較熟練。”馮光明説。從一根普通的竹子,到精美的竹編日用品,需要經歷選竹、鋸料、開竹、破條、撕篾、編織等十幾道工序。通過勤學苦練,馮光明熟練掌握了竹篾編織技藝,從20歲開始獨立編織,銷售竹製品成了他補貼家用的方式。

  如今,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馮光明不需要再依靠銷售竹製品為生,但他對竹編依舊情有獨鍾。他經常把編好的竹製品送給親朋好友和周圍小學的學生們,讓孩子們從小關注民間特色手工藝品。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pagebreak

  馮光明的女兒在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用父親編的背簍裝柚子(10月29日攝)。

  1944年出生的馮光明,是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大河村村民。作為一名竹篾編織手藝人,他能將一根根普通的竹子編織成籃子、背簍、小鳥等精巧物件。

  編織竹編用品,最基本的是要掌握破竹篾的技巧,將粗壯的竹子破為厚薄均勻且連貫的竹篾非常不容易。“開始學習破竹篾的時候,手指經常被竹篾刺破,雙手都是傷口,前後學了一年才比較熟練。”馮光明説。從一根普通的竹子,到精美的竹編日用品,需要經歷選竹、鋸料、開竹、破條、撕篾、編織等十幾道工序。通過勤學苦練,馮光明熟練掌握了竹篾編織技藝,從20歲開始獨立編織,銷售竹製品成了他補貼家用的方式。

  如今,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馮光明不需要再依靠銷售竹製品為生,但他對竹編依舊情有獨鍾。他經常把編好的竹製品送給親朋好友和周圍小學的學生們,讓孩子們從小關注民間特色手工藝品。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糾錯】 【責任編輯: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