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0月31日電(蔣穎 藍春青)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坐落在碧波蕩漾的紅水河畔。這個山水環繞的縣城,有着典型喀斯特地貌和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這裡種植的糯玉米顆粒圓潤飽滿,口感軟糯香甜,是當地的特色農産品。
近年來,忻城縣大力發展糯玉米種植及深加工産業,通過粵桂協作等機制,不斷拓展糯玉米的産業鏈,豐富産品體系,打造區域公共品牌,這個“土裏土氣”的小玉米,成了市場的“香餑餑”,成為忻城強縣富農的支柱産業。
建基地育良種 糯玉米種植提質增效
眼下,正值新鮮糯玉米上市季節。走進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古蓬鎮龍利村糯玉米種植基地,一個個玉米棒穗飽滿,散發出清甜香味,來自周邊村寨的基地員工趁着晴好天氣穿梭在玉米地中采收着新鮮玉米。

新修的灌溉渠道正在給玉米地澆水。(蔣穎 攝)
“目前基地面積已超過1000畝,每年可種植糯玉米三季,畝産值達到上萬元。”古蓬鎮龍利村力豐糧食種植合作社玉米種植片區的負責人樊高佑介紹,這片糯玉米種植區通過土地流轉和土地平整建設而成,已實現機械耕作和自動灌溉,效率大幅提高。

樊柳金正在玉米地裏做管護工作。(蔣穎 攝)
“每天干活有100元的收入,幾乎每天都有活幹。”正在糯玉米地裏進行管護的當地村民樊柳金説,“我們把村裏的土地流轉出去,每年有租金收,在家門口乾活,還能照顧家裏,心裏很踏實。”
目前,忻城縣通過建立糯玉米綠色種植生産示範基地,帶動全縣糯玉米生産經營主體按標準化開展生産,累計創建了18個忻城糯玉米種植標準化示範區(園、點),其中包括5個綠色食品和7個無公害農産品。截至2023年底,全縣糯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0.2萬畝,産量約4.2萬噸。
延長産業鏈 提升糯玉米“含金量”
“同樣是玉米,普通玉米按斤賣,熟制糯玉米棒卻是按個銷售,2公斤一箱的熟制糯玉米棒,超市零售價格超過50元。”忻城縣力豐農業種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藍江林説。

真空包裝的鮮食玉米棒。(蔣穎 攝)
力豐公司已構建起集種植、冷藏、保鮮、分揀、加工、銷售於一體的鮮食玉米産業鏈,穩定的收購渠道使得農戶每畝地的收入增加過千元。
目前,忻城已開發出了糯玉米頭、熟制糯玉米棒、即食罐裝糯玉米粥、糯玉米麵等特色深加工玉米産品。2023年,忻城縣糯玉米産值3.87億元,惠及全縣6萬多戶農戶。

主播正在介紹忻城糯玉米系列産品。(蔣穎 攝)
“這個糯玉米粥開罐即食,香甜軟糯,富含膳食纖維,買它!”近日,在忻城縣林管家食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工廠直播間裏,穿着民族服飾的主播正熱情地為忻城糯玉米粥帶貨。
“在粵桂協作資金的幫扶下,公司已建立農特深加工生産線。”該公司總經理林建宇指着貨架上各類農特産品説,近年來,公司通過電商平台、開設網店、培養主播帶貨、視頻營銷等方式,實現了從單一實體店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轉變,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已翻番。
在忻城,類似“林管家”的電商企業已超過20家。同時,忻城縣通過搭建産業平台、完善供應鏈基地、培訓人才、打造品牌、網絡銷售、新農人直播帶貨、客服物流配送等服務環節,推動農産品産銷銜接,促進産業與城鄉融合發展,走出一條以電商帶動産業發展的道路。
擦亮品牌名片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忻城糯玉米雖然在廣西小有名氣,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好産品”賣出“好價格”並非易事。
“我們必須擦亮品牌,推動産品多樣化發展,讓更多消費者認識並了解忻城糯玉米。”忻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鄭小平説。

忻城糯玉米亮相2023中國—東盟大健康産業峰會(資料照片)
近年來,忻城縣致力於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農産品品牌。在粵桂東西部協作機制推動下,廣東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和忻城縣近年在農特産品産銷合作、品牌推廣等方面不斷深化協作,通過聯動廣東消費幫扶聯盟,對接東部經驗做法,融合當地特有的文化符號,創建區域公用品牌。兩地通過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賦能和生産標準化等維度,將其打造成標準化生産示範性産業。
此外,粵桂協作幫扶投入資金建設忻城縣區域公用品牌、標準化體系及溯源系統項目,建立了忻城糯玉米的數字化溯源體系。
忻城縣委副書記、縣長沈國章説,借助粵桂協作的東風,帶動了忻城優質農産品走出廣西,加速“入珠融灣”,擴大了忻城農業産業朋友圈、商友圈,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喜愛並支持忻城的優質農産品,以實現品牌、企業與市場的共同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