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價格實惠”“口味清淡,適合老人”……談到長者飯堂,廣西南寧市青秀區大板三社區居民曹阿姨打開了話匣子,“基本上每天的午餐晚餐都在長者飯堂解決,我覺得很滿意。”
一蔬一飯,一日三餐,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一頓熱乎飯,是“關鍵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近年來,青秀區聚焦社區居家老年人用餐難問題,依託現有的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站,積極引入社會餐飲企業參與共建,推出一批標準化的長者飯堂,讓老年人享受到家門口的幸福“食”光。
“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天在長者飯堂可以享受3元的就餐補助,長者飯堂運營機構可按實際老年人就餐人數享受每人每天1元的運營補助。”津頭街道大板三社區副書記、副主任譚宇説,大板三社區老年人口多、助餐需求大,在青秀區民政局的指導下,採取政府主導免費提供場地,引入專業餐飲公司運營的方式開設長者飯堂,現在每天前來就餐的老年人約260人,讓老年人“暖胃”又“暖心”。
老年人們在大板三社區長者飯堂就餐。
近年來,青秀區不斷拓寬助餐模式,形成了“養老機構+助餐”“社區食堂+老年餐桌”“中央廚房+專業配送”“餐桌+課桌”“物業+長者飯堂”等老年助餐模式,極大便利了城區老年人的生活。
臨近中午,在南寧市崇善青山康養服務中心的廚房裏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洗菜、切菜、烹飪……員工們正有條不紊地準備着將要配送到秀山社區的飯菜。“青山康養中心地處秀山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範圍內,在了解到秀山社區部分老人有用餐需求後,我們充分利用中央廚房的優勢,每天按時將可口的飯菜配餐到社區,切實解決了社區內特殊困難老年人的用餐需求。”南寧市崇善頤養服務有限公司健康養老部經理蔣貴瑩説。
市民在秀山社區居民便民食堂排隊用餐。
秀山社區在日常工作服務中,大力向轄區居民群眾宣傳長者飯堂,講解老人可享受用餐減免政策,同時針對獨居、行動不便的老人以及其他出行不便的居民群眾,開展送餐服務,有效緩解子女照顧老人的壓力。針對食品安全工作,秀山社區實施每日巡查、每月督查制度,定期召開運營分析會議,根據居民反饋進行調整,確保飯堂的品質和可靠性。
長者飯堂除了滿足老年人的就餐基本服務需求,還延伸出健康科普的作用。在青秀區會展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長者飯堂,特邀相關專家開展公益健康知識小講堂,通過開展科普講座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養,引導老年人養成科學營養膳食的健康習慣和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近期,青秀區首家在農村正式運營的長者飯堂在南陽鎮施厚村古岳坡揭牌運營,這既是青秀區開展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試點工作的一個縮影,也是深入推進農村互助養老、不斷補齊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短板工作的具體實踐。目前青秀區已建成長者飯堂試點23家,累計共有40多萬人次在“長者飯堂”用餐,發放補貼100多萬元。(韋巍 李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