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一茶飄香萬里行-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4 10/26 17:48:56
來源:新華網

廣西梧州:一茶飄香萬里行

字體:

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大學生在體驗採茶(3月25日攝)。

  近年來,廣西梧州市持續擴大生態茶園建設規模,不斷做大做強六堡茶産業,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構建全産業鏈現代産業體系,六堡茶産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呈現産銷兩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

  據統計,梧州市茶園面積從2019年的11.6萬畝增加到目前的40.05萬畝,六堡茶産量從2019年的1.7萬噸增長到2023年的3.5萬噸,綜合産值從2019年的68億元增加到目前的200多億元。六堡茶産業帶動從業人數8.3萬多人,受益村民約31萬人,茶園建設帶動茶農平均年增收3300元。

  原産於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的六堡茶,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六堡茶屬於我國茶葉品類中的黑茶,素以“紅、濃、陳、醇”著稱,其製作工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一百多年前,六堡茶沿着“茶船古道”,曾遠銷粵港澳地區和東南亞一帶。如今,乘着共建“一帶一路”東風,六堡茶運達八方、香飄海內外,發揮獨特橋梁紐帶作用,促進文化交流交往。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這是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合口茶園(3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黑石山茶廠,六堡茶製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韋潔群在制茶(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審計局工作人員(左二、左三)對企業的科技創新政策、資金、項目管理工作進行指導(10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黑石山茶廠,六堡茶製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韋潔群在查看茶葉陳化情況(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村民在制茶(9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黑石山茶廠,六堡茶製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韋潔群在品茗六堡茶(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工人在包裝茶葉(10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工人在陳化倉作業(10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工人在陳化倉作業(10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這是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合口茶園(3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村民在制茶(3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中茗茶業有限公司,工人在蒸茶、壓筐(3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工人在陳化倉作業(10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工人在包裝茶葉(10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梧州六堡茶”走進歐盟中歐班列啟動儀式上,工作人員在展示六堡茶和法國紅酒産品(4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游客和居民在街頭圍爐煮茶(3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展示六堡茶面膜(10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這是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拍攝的六堡茶産品(10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這是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黑石山茶廠拍攝的陳化中的茶葉(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中茗茶業有限公司,工人在搬運籮筐,準備裝茶葉(3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pagebreak

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村民在制茶(9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劉君】